•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疗信息 > 正文
  • 糖尿病足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 来源: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 作者: 时间:2009-06-09 09:01:00
  • 核心提示:  当前,随着糖尿病发病逐年上升,糖尿病足部病变也日见增多,据统计,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2。8%-14。5%。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个严重致残性的病证,我国早在《黄帝内经》及汉唐时代医学家著作中已有消渴导致足坏
      当前,随着糖尿病发病逐年上升,糖尿病足部病变也日见增多,据统计,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2。8%-14。5%。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个严重致残性的病证,我国早在《黄帝内经》及汉唐时代医学家著作中已有消渴导致足坏疽的论述。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糖尿病足与眼病、肾病、心血管病并列为糖尿病四大并发症之一。目前糖尿病足坏疽很难治愈,多年来对较严重的坏疽常采取高位截肢术。因此,如何降低截肢率、病死率是糖尿病足治疗的关键。

      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外都遵循Catterall(1972年)提出的“血管闭塞缺血”、“神经病变”与“感染”三因素。经过多年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肌腱性坏死是导致糖尿病足坏疽的又一重要致病因素。

      临床上辨证治疗多按下述分型进行辨证,投以方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皮肤变性皮损型:中医辨证多属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处方:菌陈蒿、栀子、黄芩、黄连等。外洗方:海桐皮、威灵仙、皂荚等。西药用复方咪康唑软膏、宝龙康软膏外涂。

      要经常防治低蛋白血症与癣症,注意干燥、清洁,大半可避免糖尿病足坏死的发生。

      (2)肌腱筋膜变性坏死型:中医辨证属湿热证。治则宜急则治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清法”;缓则治本,使用“养法”巩固疗效。基本方:茵陈蒿、苦参、栀子、黄芩、黄连、制大黄等。外洗方:中药一枝黄花、半边莲、黄精等;西药用0。5%甲硝唑湿敷。

      急性期的治则,要控制发展,“湿去自缓”,单用“活血化瘀”难以控

      (3)血管闭塞缺血性坏死型:①趾端浅瘀症:中医辨证属肾阳虚证,治宜益气温阳。处方:黄芪、桂枝、细辛,鹿角片、熟地、益母草等。②肢体血管闭塞坏死症:治宜清脉软坚化痰。处方:制首乌、海藻、莶草、牡蛎、蒲黄等。患足前半跖坏死,治疗后分界较快者,可作前半跖切除缝合;如高龄伴有心、脑、肾疾患,静息痛难以忍受者,可考虑早作膝下截肢术。

      (4)末梢神经变性麻痹型:①寒痹治宜长期温肾益肝。处方:黄芪、首乌、熟地、山萸肉、鹿角片、五味子等。本症由于下肢感觉障碍,不知冷热,故最易烫伤及外伤感染导致形成坏死。可从筋疽原则处理。②热痹治宜养阴清络。处方:牛角片、生地、玄参、地榆、五味子、生石膏等。

      (5)趾跖骨变性萎缩型:①骨萎治宜长期补肾养髓。处方:金匮肾气丸、刺五加片等。②骨痹治宜清法,分界后切除愈合。

      糖尿病足坏疽一般的治疗原则为:严格控制血糖;局部清创,加强足部护理;限制活动,抗感染;血管病变缺血性足溃疡,不严重,可使用扩血管药物,严重者行血管重建术;神经性病足,应积极改善神经功能,但无论是缺血性还是神经性足溃疡,如积极保守治疗仍发生坏疽,均应及时果断予以截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