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什么是超高速64排螺旋CT? 超高速CT是指管球围绕患者旋转时单圈速度小于0.5秒,螺旋是CT的一种工作方式,具有检查范围大、检查时间长、不会遗漏病灶等特点,是目前绝大部分CT所采用的一种工作方式。根据CT所采用的探测器
什么是超高速64排螺旋CT?
超高速CT是指管球围绕患者旋转时单圈速度小于0.5秒,螺旋是CT的一种工作方式,具有检查范围大、检查时间长、不会遗漏病灶等特点,是目前绝大部分CT所采用的一种工作方式。根据CT所采用的探测器排数的不同,一般可简单地把CT分成单排CT和多排CT。在多排CT中又有2、4、6、8、10、16、64排等多种形式。
64排螺旋CT的特点:
64排CT是在2004年正式投入临床使用的最高级别腃T,它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放射剂量低等特点。
在管球围绕患者旋转一圈的时间内可同时产生64层图像(单排CT只能产生一层)。它也采用螺旋扫描方式,但与单排CT不同,这种CT可进行大范围的快速扫描而不会牺牲图像质量和分辨率。
它沿人体长轴方向的分辨率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CT,可轻松得到清晰的图像而没有失真。可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诊断信息。
由于这种CT扫描时间短,这样就可在一次增强扫描过程中对病变部位进行多次扫描,从而获得病变部位的多种时相的影像学表现,为通过影像学手段对病变部位定性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信息。其可在20秒内完成全身(160厘米)扫描,冠状动脉单次扫描可在15秒内完成,减少了患者屏气的时间。
采集来的断层信息还可在计算机屏幕上重建出三维图像,更能清晰显示病变和相邻部位的关系,为手术患者提供了更直观的解剖信息。
这种CT还进一步优化了图像的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曝光剂量,保护了患者。临床实践表明人均可少接受66%的剂量,对于儿童CT扫描,其减少的剂量更大。
64排螺旋CT能做哪些检查?
超高速64排螺旋CT适用于传统CT所有检查项目。同时,由于它采用了很多革新性的技术,它已经不是对传统CT的简单升级,而是有了质的飞跃,它开拓了很多新的检查项目:
冠状动脉成像及心功能分析
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检查,并且费用昂贵,人们一直试图寻找替代的方法。电子束CT就是专门为此设计的,但由于其分辨率低,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近年来,由于多排探测器CT的出现,尤其是64排CT的问世,对心脏扫描已经十分接近电子束CT的水平,配合一些其他检查,可以在CT上以三维的形式对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及钙化程度进行评价。用多层CT做出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用电子束CT做出的结果相近,而前者的设备价格却远远低于后者,这意味着患者可以付出更少的费用而得到更先进的检查,故多层CT以成为一种潜在的替代冠状动脉造影的无创检查技术。
灌注成像
CT灌注成像是新近开展的项目之一。灌注成像对常规CT扫描和增强扫描时不易鉴别的肿瘤、感染、炎症、梗塞有一定的意义,并可对痴呆、精神疾病、偏头痛等做出评价。目前随着算法的改进和新数学模型的建立,对灌注研究的重点已由脑部灌注扩展到体部肿瘤灌注的研究。
肺功能成像
通过对患者肺部进行64层CT检查,可对肺气肿、石棉肺、矽肺等肺部疾病进行定量分析、诊断、跟踪、评价。其检查结果也可与肺功能分析结果相互补充。
虚拟内窥镜成像
虚拟内窥镜包括虚拟气管镜、虚拟结肠镜等。由于其无创、安全,可以观察内窥镜无法达到的部位,并且可通过调节透明度和颜色,同时观察腔内和腔外的部位,更有利于观察病变周围的情况和向外侵犯程度。可以和真正的内窥镜检查相辅相成,在患者不适合或不能做内窥镜时,仍可通过64层CT检查提供相应的病变信息,为虚拟内窥镜作为临床常规CT检查手段奠定了基础。
低剂量成像
低剂量肺成像可以用比较低的剂量得到与普通扫描质量相当的影像,主要用于肺部疾病的普查,还可以跟踪肺内结节的变化情况,给出建议性诊断,是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之一。与其他任何医用设备一样,64层CT也有其适用范围和适用人群,做检查之前应遵循医嘱。对于特殊的检查如结肠虚拟内窥镜成像等,应在检查之前按照放射科的要求进行相应准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