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座跨越闭塞段动脉的“桥梁”
来源:襄樊市中心医院 作者:姚敏 时间:2009-01-17 18:56:35
核心提示: 近日,襄樊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成功为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实施了左侧股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据悉,此例手术属全市首例。 58岁的李奶奶3月前无明显诱因发觉自己左足发胀,因无疼痛及发热,当时没有在意。不
近日,襄樊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成功为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实施了左侧股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据悉,此例手术属全市首例。
58岁的李奶奶3月前无明显诱因发觉自己左足发胀,因无疼痛及发热,当时没有在意。不久李奶奶又出现左小趾破溃伴疼痛,夜间明显难以入睡,到当地医院求治后,行抗炎、外敷治疗,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溃疡愈发加深,并因左小趾坏死于3月25日行截肢术,症状还是没有改善。患者不能行走且每日疼痛不能入睡,十分痛苦。
5月5日,李奶奶慕名来到市中心医院普外科,经检查发现其左下肢膝以下皮温低,左足小趾手术创面已溃乱,第四趾发黑,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5月9日,在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后,普外科医学博士陈德杰为患者实施了左股-腘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术中,在病人的股动脉和膝下腘动脉之间用人工血管架搭建一座“桥梁”,让血液可以绕过闭塞的股浅动脉灌注小腿以下的组织,从而改善足部缺血组织的血运状况。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李奶奶左胫后动脉恢复了搏动,左第四趾溃烂创面血运明显改善,左下肢麻木、疼痛消失,因缺血而变得冰凉的左脚皮肤温度也明显升高,挽救了患者濒临坏死的左下肢,也避免了截肢。
据陈德杰博士介绍,以往在处理类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时,由于没有有效保留患肢的治疗方法,患者往往不得不面临截肢的命运。而采用股-腘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却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和生活质量。
该手术的难度在于将6mm的人工血管吻合于仅3mm的胫后动脉,技术要求高,术后吻合口容易阻塞。以往该手术施行不多,随着现代人工血管和吻合技术的提高,该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能够单独成功实施如此高难度的手术,标志着该院的血管外科已跨入全省血管外科先进行列。
免费咨询电话 0710-96809071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