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
虽然心电图等其它检查亦可诊断冠心病,但有时并不准确,最准确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论断方法,医学界号称其为“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明确冠心病诊断:对于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难以确诊,尤其是治疗效果不佳者,以及中、老年患者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或畸形,但无创检查结果不能确诊者,冠状动脉造影可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2)用于指导治疗:对临床上确认的冠心病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不佳而考虑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必须先进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以正确选择适应症,制定治疗方案。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心律失常 发生原因与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开口所致的机械刺激、导管嵌顿或造影剂刺激冠状动脉有关。在造影的全过程中,要连续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常规准备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及各种急救药品。护士在术中要严密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准确及时向术者提供心电示波情况。发生心律失常后,经立即给予吸氧,静脉对症用药,及时电击除颤等处理。
2、出血 因术中应用肝素,更换体位不当或局部加压的沙袋移位等引起穿刺部位血肿。因此,术后需绝对卧床24h,以1.5kg沙袋压迫右腹股沟6~8h,穿刺侧肢体保持平直状态,避免弯曲。指导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以防穿刺点大出血。一旦发现大出血,立即用拇指在针眼上方1~2cm处用力压迫止血,要注意肢体远端供血,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双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以防加压过大出现动脉血栓形成。
3、低血压 术后发生低血压,因造影剂扩张外周血管所致。为此,护士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测血压、脉搏,1/30min,监测4h。如发现患者血压降低,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同时给予升压药多巴胺静滴,加快静脉输液速度。
4、伤口感染 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出现感染征象及时报告医师。
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 0379-63892222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