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
来源:贵州省人民医院 作者:万自芬 时间:2009-01-17 18:50:45
核心提示: 自2002年起,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创议组织(GOLD)指定每年的11月第三周周三为世界慢阻肺日并举行纪念活动。2002年,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慢阻肺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
自2002年起,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创议组织(GOLD)指定每年的11月第三周周三为世界慢阻肺日并举行纪念活动。2002年,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慢阻肺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但至2020年可能上升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经多国呼吸病专家的积极倡议,2002年的11月20日正式成为首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日。世界慢阻肺日的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提高人们对疾病知晓度和重视程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主阻塞性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表现为咳嗽、咯痰、气促且病情进行性加重,肺功能损害为其特征。治疗只能缓解临床症状,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慢阻肺的病因不甚清楚,但国内外专家均认为吸烟是引起慢阻肺的最主要因素,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被动吸烟等也是慢阻肺的病因;职业接触有害气体、儿童期反复的下呼吸道感染也可成为慢阻肺的病因。因此,慢阻肺的预防及康复治疗首要就是戒烟。戒烟是慢阻肺治疗的有效的治疗措施,戒烟后,咳嗽的程度可明显好转,对已有肺功能损害的患者,虽然不能逆转肺功能,但可以明显减缓病情的发展,提高存活率。因此戒烟显得尤其重要。
预防感染:病毒和细菌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诱因,一旦感染,应及时去看医师,选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减少急性发作的机会。气温变化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流感病人。
改善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的排出。可以口服安溴索,氯化铵等,也可以选用β2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另外氨茶碱也有扩张支气管、改善膈肌疲劳。
此外,是晚期慢阻肺患者可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此时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给与低流量氧疗,1-2L/分。氧疗可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减轻心肺负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每天的吸氧时间最好在16小时以上,但要注意上氧浓度,否则可引起二氧化碳储留。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多食瘦肉、蛋、奶、鱼、水果等。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肌锻炼也很重要,鼓励做缓慢的深呼气、深吸气运动,胸腹部要协调,深呼吸时要缩唇。每天要有适合自己的体力运动,以增加耐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