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津的一家日本物流公司的总经理先生连续数日一直被一种奇怪的眩晕折磨着,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专家凭借娴熟的诊疗技术手到病除,令石川先生困惑、诧异和叹服。
几天来,总经理先生每天起床、躺下或后仰头时总会感觉到剧烈的天旋地转,不能自控几近跌到,甚为恐怖,担心是否罹患了中风,来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经历了脑系科和骨科的核磁等系列诊查排除了中风和颈性眩晕的可能后更感到奇怪,最后被推荐到耳科就诊。马元煦主任处根据该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前庭检测结果,确诊该患者的病症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并采取耳石复位治疗。几分钟治疗即刻解除了折磨该患者数日的眩晕症,石川先生困惑、诧异不止。
马元煦主任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耳科很常见的一种眩晕症,卧床左右翻身时出现剧烈的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持续数十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该病属于耳科诊治范畴头外伤、供血不足性退行性变、局部炎症和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病因,常继发于前庭神经炎、迷路炎、椎基底动脉系供血不足等疾病,也有部分患者为原发性。基本发病过程是某种原因使内耳的耳石囊内的耳石脱落并异位进入内耳的半规管内,随着的头位变化,异位的耳石因重力作用在半规管内中游动,刺激了半规管的平衡感受器,正是这种异常的刺激导致了位置性眩晕。既往对该种病症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采用前庭习服训练,但患者常因不能耐受训练中反复诱发的眩晕而终止治疗训练。而各种手术治疗因固有的并发症、危险性及疗效的不确定性更不易被患者接受,一度成为困扰患者和医生的常见难题之一。近年国外学者根据其发病机理设计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即“耳石复位法”,就是在仪器监视下,对患者实施特殊的体位运动,使异位游离到半规管中的耳石复位于耳石囊而终止眩晕发作。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1999年就在本市率先引进了这项技术,不断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此类患者获得有效诊治。其基本的诊疗过程是首先进行系统的前庭功能检测,对异位的耳石进行定位诊断,然后在监视下实施耳石复位,治疗过程几分到几十分钟不等,一般1-2次复位治疗即可解除眩晕。目前该治疗方法已成为国内外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首选措施。
背景知识:通常人们只知道耳朵负责听觉,当耳朵病变时只想到耳聋、耳鸣。其实耳朵还有一个不为大家熟悉的重要功能,就是感受和调节人体平衡。原来人的内耳由耳蜗和前庭两部分组成,前者管听力,后者管平衡。当前庭病变时,就会出现眩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和平衡失调等症状。尽管眩晕为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涉及多个学科,但大多数的眩晕都是由耳前庭系统病变引起。前庭医学是耳科学的一个分支,在我国近十几年才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就是普通医生对此也了解不多,民众对“前庭”这个词更很少听说,当面临绝大多数由耳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时,人们往往不知确切就诊方向。医生提醒您,眩晕别忘记检查耳朵。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