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疗信息 > 正文
  • 早期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新招

  • 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蔡钢强 时间:2009-01-17 18:48:31
  • 核心提示: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的高致残的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阻止RA 病情发展和减少致残率的关键。以往的检验中血清标志指标—类风湿因子(RF)并不特异,在正常人群和其他疾病均有发现。近年来一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的高致残的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阻止RA 病情发展和减少致残率的关键。以往的检验中血清标志指标—类风湿因子(RF)并不特异,在正常人群和其他疾病均有发现。近年来一些新的标志指标成为了RA诊断的重要指标,受到了临床的热切关注。现介绍如下。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
      CCP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对RA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研究,CC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敏感度约达70%,而其特异度更可达到89-99%,且在70%的发病一年内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CCP的存在,同时CCP阳性也可以用来预测严重破坏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抗体阳性的患者比抗体阴性的患者易发展成为可通过放射性方法检测到的骨关节损害。因此CCP试验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确定诊断及预后评估是极有帮助的。抗CCP阳性的RA病人骨破坏较抗体阴性者严重。可见抗CCP对于RA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都很有意义。抗CCP抗体与其它一些RA标志指标如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HLA-DR4之间有相关性,但不完全重叠。与RF之间无相关性。是目前血清学诊断RA的新特异性指标。由于该实验测量的是自身抗体的免疫反应性而不是自身抗体的浓度,其单位表示抗体可能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尚未有证据证明可以用作测量疾病的严重性。
    抗RA33抗体
      抗RA33抗体被认为是RA的独立标志物,它的出现不依赖于RF因子的出现,与其它可提取抗原抗体如APF、AKA无交叉反应。虽诊断的敏感度较低,但特异性高达96%,特别是RA在RF阴性的发生几率约为45%,因而对RA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适应于:RA疑似病例、SLE自身抗体检测及其它抗核抗体(ANA)特异性排除的ANA阳性关节炎。RA33和慢性多发性关节炎、SLE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密切相关,但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报道。
    抗角蛋白抗体(AKA)
       AKA的成份主要是IgG。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由于测定的敏感性较低, 因此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但AKA的特异性较高(95~99%)罕见于其它非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并且在类风湿关节炎出现症状之前若干年即可查出。该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于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但它们并不同时出现,有时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仍可查到抗角蛋白抗体。有研究发现AKA阳性的“健康人”,几乎均可发展成典型的RA。这表明AKA在RA早期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类风湿因子(RF)
      RA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骨侵蚀性的损害主要与RF相关, 故认为RF可预测疾病的严重性。RF为抗IgG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M,也可见IgG及IgA。一般说的RF是指IgM-RF。如同时存在二种类型RF,一般仅见于RA。高滴度的IgA-RF常与关节外表现有关。RA的RF阳性率一般为70%~80%,特异性88.5%左右。RF阳性者疗效差且多有并发症,RF阴性表示病症较轻,且并发症少,疗效好。持续高滴度RF常提示RA疾病活动,且骨侵蚀发生率高,常可伴有皮下结节或血管炎等全身并发症,提示预后不佳。作为类风湿的诊断,RF稀释度与病情相关。但RF也像ANA一样,并不是RA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其它一些疾病如:SLE、恶性贫血、慢性肝病等也可见阳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