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本身不是一个稳定的器官,它在“下丘脑-脑垂体-卵巢”轴的内分泌调节下,子宫内膜呈周期性变化,由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最后剥脱、出血,形成月经。若因分泌失调,则影响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甚至产生不同质之变化而引起子宫出血,如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脱是更年期功血的主要内膜病理变化,成为子宫腔内残存的“异物”,相当中医认为的“瘀血”,既成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因”,又是“果”,形成了子宫出血的因果恶性循环的病机和病理过程,故现代医学常用刮宫方法来去除这些残存的“异物”而获得治愈。我们根据中医“血瘀证”的理论,认为离经之血、残存的内膜都应看成是“瘀血”,形成了子宫出血的“因”“果”恶性循环的病理过程,成为更年期功血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原则宜活血调经,化瘀生新为主治,组方“中药空子宫汤”治之,去除增生过度的子宫内膜或剥脱不全子宫内膜,刺激内膜再生而止血,这就是中医认为“去者自去,生者自生”的祛瘀生新止血理论。 “中药空子宫汤”药物包括丹参、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炒蒲黄、花蕊石各10克,益母草15克,田三七3克,香附6克。空子宫汤中的丹皮、赤芍具有凉血活血作用,两药相配伍则增强了凉血活血作用;丹参与益母草为化瘀生新之药物,有瘀去而血自止作用;炒蒲黄、花蕊石及田三七为化瘀止血之品,能止血而无留瘀生新、止血调经作用,再配用香附一味,以行血中之气,引动气机,达到气行则血行之机理,大大加强了化瘀生新的作用,也就是“中药空子宫疗法”治疗更年期功能的新理论依据。 “中药空子宫疗法”与刮宫相结合用于临床能产生互补作用,即通过刮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腔内恶性病变后,继而即服中药空子宫汤4-5剂,止血效果十分显著,还具有调经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0三医院
咨询电话:0452—6878888(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