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matitis)是外界物质接触人类皮肤和粘膜后,在接触部位造成皮肤炎症性反应。接触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很多,有些患者可以提供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致敏原,但不少患者不能提供可疑致敏原。接触性皮炎在临床表现上可以类似于所有常见皮肤病,如湿疹、多形性红斑、荨麻疹、扁平苔藓、色素改变及光敏性皮炎等改变,全身症状也可发生。当病因不明或有数种物质接触,需要寻找病因时,可做斑贴试验。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最可靠、最简单的实验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斑贴试验方法是:在叠成四层1×1厘米大小的纱布上,滴上被试物质的溶液,贴敷于上臂内侧或前臂屈侧的皮肤上,在纱布上盖以4×4厘米大小的玻璃纸,在玻璃纸的四边用胶布固定于皮肤,外面再捆上绷带,贴敷24小时后取下,观察反应结果,应连续观察3—5天。该方法测试物浓度不易掌握,易给病人皮肤造成损伤(如起疱、糜烂等),也无法区分病人对该物质是刺激反应,还是过敏反应,所以此方法已渐被淘汰。目前均采用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认定的产品,采用标准致敏原对患者进行斑贴试验,该方法是将标准致敏原按顺序挤进斑试器内的测试芯室内,分别敷贴在病人上背部,1次可做20—40种致敏原,敷贴48小时后将斑试器拿下,判读结果,并在测试后72小时(取下斑试器后24小时),再进行结果的判读。病人需要注意的事是当斑试器敷贴在后背时,不宜洗澡或做易致出汗的活动。此方法对病人无任何痛苦,且变应原浓度稳定,不需患者自带致敏物。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新产品日新月异、环境污染还未解决的现代,人们生产或生活环境中接触性致病因子越来越多,因此,接触性皮炎的病因检测尤为重要,首先,由于接触性皮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患者越来越常见,使用斑贴试验后,可以及早发现病因,对症下药,使疾病早日痊愈,免去由于诊断不明、盲目治疗造成的浪费。如一女青年脐周、背部反复发生湿疹样改变6年,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严重时可有渗出,按照湿疹治疗后病情可缓解,但仍可反复发作。近2年左腕部、颈周又起同样皮疹,后经斑贴试验,发现对镍过敏,由于镍具有防腐性能,被广泛用来电镀,作为金属保护层,生活中可以从首饰、拉链、腰带等物品中接触到镍,而该女青年是由于脐部腰带扣、背部胸罩挂钩、左腕部手表、颈部项链所致。其次,研究生活中常见的刺激物及过敏原,对于预防职业性及非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