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疗信息 > 正文
  • 天疱疮的治疗

  • 来源: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作者:唐汉中医药网 时间:2009-01-17 18:45:49
  • 核心提示: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皮肤粘膜大疱性疾病。患者血循环中存在有抗角朊细胞问物质的天疱疮抗体,与角朊细胞的连接蛋白桥粒中的天疱疮抗原结合后,可使表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后者使纤维蛋白酶系统激活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皮肤粘膜大疱性疾病。患者血循环中存在有抗角朊细胞问物质的天疱疮抗体,与角朊细胞的连接蛋白桥粒中的天疱疮抗原结合后,可使表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后者使纤维蛋白酶系统激活而导致棘刺松解,形成特征性的薄壁、易于破裂的表皮内大疱。临床上分为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IgA型天疱疮、副肿瘤性天疱疮和药物诱发型天疱疮。

       一、诊断依据

       (一)临床依据

       寻常型天疱疮 pemphigus vulgaris

       1.好发于中年人,是天疱疮中最常见和较严重的一个类型。

       2.特征性薄壁松弛性大疱:好发于头皮、面、腋和胸背部,于正常皮肤或红斑上出现大小不一的薄壁松弛性大疱,易破,并向外扩展形成较大糜烂面,氏征(Nikolsky sign)阳性。皮损愈合缓慢,愈后有色素沉着。

       3.粘膜损害:大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可有口腔、鼻、咽、食道等粘膜糜烂,约60%患者于皮肤损害之前数月出现口腔粘膜损害。

       4.自觉瘙痒和疼痛,有时伴发热、畏寒、食欲减退。因较多体液和蛋白质丢失,可发生低蛋白血症,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各种感染。

       5.病程慢性迁延,易反复发作。

       增殖型天疱疮 pemphigus vegetans

       1.系寻常型天疱疮的异型,患者一般抵抗力较强,病程更为缓慢,预后较好。

       2.皮损好发于腋、股、臀沟、乳房下、脐部、口周及生殖器等皱褶处,发生水疱、糜烂、并有增殖性损害,尼氏征阳性。临床上分轻型和重型两个亚型:

       轻型(Hallopeau):原发损害为小脓疱,继而出现疣状增生并向周围扩展。以往曾认为系增殖性脓皮病。

       重型(Neumann):最初为正常皮肤或红斑上发生松弛性薄壁水疱,易破形成糜烂面,继而疣状增殖呈,周围新的损害不断出现,使皮损逐渐扩大。

       3.粘膜损害常较寻常型天疱疮更明显。

       落叶型天疱疮 pemphigus folliaceus

       1.此型皮疹发展较缓慢,预后较寻常型天疱疮为佳,有时能自行缓解。

       2.初发于头皮、面及躯干上部,以后可泛发全身。

       3.原发损害为发生于棘细胞浅层的薄壁松弛性水疱,非常易破,主要表现为糜烂面,上覆油腻鳞屑,呈落叶状或成层疏松粘连似油酥饼样。痂下较多分泌物,伴腥臭味。尼氏征阳性。

       4.口腔粘膜损害较寻常型少见。

       红斑型天疤疮 pempliigus erythematosus

       1.系落叶型天疱疮的良性亚型,病情较轻,皮损较局限,患者的抵抗力较强,预后较好。

       2.皮损好发于头皮、面部及躯于上部。面部皮损似红斑狼疮或脂溢性皮炎,头皮及胸背部皮损似落叶型天疱疮,特点是红斑基础上出现表浅的水疱,极易破溃形成痂屑,尼氏征阳性。

       3.一般无粘膜损害。

       (二)实验室依据

       1.组织病理:表皮内形成裂隙和大疱,疱液中有棘刺松解细胞,该细胞胞体大,呈球形,胞核大而深染,胞浆均匀嗜碱性。

       2.免疫荧光:取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棘细胞间以1gG、C3为主的抗体和补体呈网状沉积,约25%患者可见IgM、IgA阳性。部分红斑型患者基底膜带处可有1gG和补体沉积。取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检查,80~90%患者可测到天疱疮抗体,主要是IgG,通常其抗体滴度与病情平行。

       3.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证实寻常型和增殖型患者血清中有针对130KD、210KD天疱疮多肽抗原的自身抗体,而落叶型和红斑型患者则有针对160KD、260KD天疱疮多肽抗原的自身抗体。

       疱疹样天疱疮 pemphigus herpetiformis

       (一)临床依据

       1.特点是皮损类似疱疹样皮炎。此型多见于中、老年,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预后较好。

       2.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皮损类似疱疹样皮炎,呈环形或弧形水肿性红斑,边缘有绿豆至米粒大小水疱,疱壁较紧张,尼氏征往往阴性。

       3.口腔粘膜较少受累。

       4.瘙痒剧烈。

       (二)实验室依据

       1.组织病理:表皮内棘细胞间水肿,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或/和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即嗜酸性细胞海绵形成。部分病例棘层中部可见棘刺松解,形成裂隙和水疱。

       2.免疫荧光:取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棘细胞间以1gG、C3为主的抗体和补体呈网状沉积,部分患者可见IgM、IgA阳性。

       二、鉴别诊断

        各型天疱疮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确诊不难,但必要时需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大疱性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剥脱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红斑狼疮等鉴别。各病详见有关章节。

       联系电话:7298821 7298835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