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界大家 > 正文
  • 杨继洲针灸医技--“三针而愈” 从传奇走进现实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2-23 09:55:27
  • 核心提示:时至今日,杨继洲治疗痿痹三针而愈的传奇故事已无从考证,而历经500多年的针灸医技凭借取穴少而精、见效快的特点依旧活跃在百姓身边。“针灸完感觉舒服多了,好轻松啊!&rdquo

    时至今日,杨继洲治疗痿痹三针而愈的传奇故事已无从考证,而历经500多年的针灸医技凭借取穴少而精、见效快的特点依旧活跃在百姓身边。

    “针灸完感觉舒服多了,好轻松啊!”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府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针灸推拿室里,张女士刚结束针灸治疗,舒心地感叹道。她告诉记者,“这两天总觉得腰部酸痛,去医院麻烦,我家就在附近,在这里针灸方便多了。”放眼望去,一间小小的针灸推拿室里,理疗床根本不够用,有的人干脆坐在凳子上针灸,时不时还有人推门进来就诊。养老服务中心如此“热闹”,原来是奔着杨继洲针灸第五代传承人、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金瑛来的。

    代代相传 取穴少而精

    能扎针灸就不打针开药,衢州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业务总量突破850万,占全院非药物治疗年收入的76%,针灸科从3位医生发展到现在的32人。把“冷门科室”做火的秘籍源自于弘扬杨继洲的针灸绝技。

    “杨继洲针灸疗法取穴少而精,一般都在10个穴位以下,有时甚至选用两三个穴位就能解决问题。”如果说跳跃的小银针好比琴弦,那么调音师就是金瑛,如今媒体给了他一个称号——“针尖上跳舞的非遗传承人”。

    王淑凤5年前得了腰腿痛的毛病,病情再次发作后痛得不能翻身。只见金瑛捻着银针对准穴位快速扎下,手法轻灵、恰中穴位。隔天针灸1次, 4次治疗后,王淑凤腰腿就完全不痛了。

    为了让“简便验廉”的杨继洲针灸技艺为百姓带去实惠,作为传承保护单位的衢州市中医医院增挂杨继洲医院的牌子,创办特色门诊及衢州首个针灸病区,开设针灸康复病房,推行师承式技艺传授、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及“专家工作站”……正是通过打造杨继洲针灸品牌,短短几年时间,医院就占据了区别于其他医疗机构的差异化竞争高地。

    二十年如一日 拾起散落瑰宝

    “我用了20年时间完成了对‘杨继洲针灸’文化的梳理。”金瑛在执笔非遗申报历程时,心中感慨良多。他说,“杨继洲针灸之所以能够申遗成功,与两条世代传承主线密不可分,一条是当地民间针灸师的师承式或私塾式传承,另一条是四百多年不间断地以不同版本的《针灸大成》书籍、医案、文章、塑像、碑刻、学术论文、学术交流等方式流传。 ”

    事实上,杨继洲的针灸技艺是靠着每位医者手中的银针实践而不断传承的。第六代传人王爱君在院查房时,发现有位尿潴留急症患者,起初尿液不能排出,前列腺电切手术后引起并发症,尿液点滴不尽更令他苦不堪言。她在患者三阴交穴处浅刺,一针下去,针感传至膀胱,尿液随即成型。

    这样看似神奇的治疗病例对王爱君来说并不稀奇,她说,“是中医技法诠释了现代临床的最佳解决方案,我会坚定走中医特色诊疗之路,把杨派针灸的技艺和学术思想传递给更多人。”

    在继承的基础上,杨继洲非遗传承保护团队还开展了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添加的头针、耳针、腹针、浮针及小针刀等多项诊疗技术已经在医疗机构广泛运用。金瑛主编完成的《杨继洲针灸学术思想传承与临床应用汇编》成为临床医生们常用书籍,并列入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为更多人系统学习提供参考。

    推陈出新 亮起杨继洲“金名片”

    “弘扬杨继洲针灸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更多的针灸人才,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这是金瑛常说的一句话。衢州市卫生计生委副书记杨云贵介绍,“杨继洲故里”衢州能够申遗成功,得益于该市不遗余力地挖掘、传承和保护中医传统技艺。从2005年“杨继洲《针灸学术》思想研讨会”开始,杨继洲针灸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同时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并获奖。衢州市已经将杨继洲作为一张地区文化“金名片”来打造。

    “衢州正在以‘非遗’为契机,做大杨继洲针灸这个金字招牌。”杨云贵说,该市正在整合政府、部门和各方资源,进行文化品牌包装,同时对外引入社会资金结合健康养生、休闲旅游做实产业文化项目。(魏敏)

    链 接

    杨继洲针灸发源于浙江衢州,其最主要的杨氏及家传针灸技艺始见于明代三衢地区针灸学大家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

    该书是我国针灸学承前启后的经典巨著,已被译成英、日、德、法、拉丁等7种文字、46种版本,传播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杨继洲针灸在操作方式上,强调针灸药物综合运用,家传独创手法“下手八法”“十二字次第手法”广为运用。2014年,衢州市中医医院申报的“杨继洲针灸”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该名录传统医药类唯一的针灸项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