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界大家 > 正文
  • 名医名方:消瘀散结汤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3-03-11 09:04:00
  • 核心提示: 李乃庚,1939年生,江苏盐城市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精于儿科杂病,善用外治疗法。主编出版《小儿外治疗法》等学术专著6部,参加编写《实用

     李乃庚,1939年生,江苏盐城市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精于儿科杂病,善用外治疗法。主编出版《小儿外治疗法》等学术专著6部,参加编写《实用中医儿科学》等医学著作5部,发表论文近 50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专利2项。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0克,赤芍10克,黄药子10克,红花5克,路路通10克,急性子10克,枳壳10克,香附子10克,甘草5克。

      功能:益气活血,化瘀消结。

      主治:扁平疣(扁疣)、寻常疣(刺瘊)、痰核、皮下结节,无红肿热痛,但久治不愈者,属气血不足,痰湿瘀滞之症。

      用法:每剂水煎2次,合并2次煎液300~400毫升。冰箱冷藏,服时温热,分4~6次,2天服完,5剂服10天为1疗程。

      方解:人体气血调和,百脉通畅,不会生刺瘊、痰核、结节等痰湿瘀结之症。若瘀结已成,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气血不畅己久,经脉痹阻而生。在血流不畅、渐而成瘀的过程中,气虚常伴随始终,因气为血帅,血无气不行,所以方中重用黄芪、党参温养脾胃,振奋中阳,使清气畅达四末,行泽肤充肌之用,以此为主药,辅以赤芍、红花活血通络,畅达气血,又辅以急性子、黄药子、路路通,豁痰消瘀,破坚散结。佐以香附子、枳壳,理气活血,甘草为使药,既能助党参、黄芪温中健脾,又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

      运用:若颏下痰核肿大坚硬,久治不消,但未破溃者,方中加山慈菇10克,牡蛎30克。若刺瘊多而渐漫延者,加木贼草15克。同时可用香附子、木贼草各30克煎水外涂患处,1日2次。对体虚日久,气血不足,面黄少华者,方中加丹参、当归等养血之品。D4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