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院专访 > 正文
  •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医联体抱团成体带来资源合围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3-28 15:46:35
  • 核心提示:患者通过安康市中医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平台联系到解放军总医院专家为其进行远程会诊
    安康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潘平康(左二)在石泉县中医医院开展病历教学

    经过陕西省安康

    20160328162801.jpg
    患者通过安康市中医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平台联系到解放军总医院专家为其进行远程会诊

    20160328162812.jpg
    安康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潘平康(左二)在石泉县中医医院开展病历教学
     
    经过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短短一年,一个涵盖全市所有县区,涉及市、县、镇三级的“3+2+1”的一体化诊疗服务体系渐成气候,一场推进全市分级诊疗、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实践成果初步显现,为服务当地百姓的健康需求带来了可喜改变。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但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2015年2月,从该院与汉滨区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组建的全市首个“医联体”先行试水,到一年后的2月26日,在汉阴县卫生计生工作会上,全县14个镇卫生院集体加入,“医联体”成员单位增加到47个,“医联体”阵容和效益同步显现。

    让优质医疗资源“活”起来

    安康市中医医院医联体的发展受到了全市诸多医疗单位的关注,而吸引他们纷纷加入的原因,无一例外的是看到了市中医医院在医联体上投入的诚意以及取得的实效。而决定成立医联体,源于安康市中医医院长时间的理性思考和智慧判断,同时还有负责任的摸索与调研。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安康市中医医院院长陈文乾发现,虽然国家推进新一轮医改以来,一直努力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希望通过相关政策鼓励患者首诊到基层医院,并在医保报销比例等方面做出了严格规定。但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状况仍然难有改善。

    “只要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上不来,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这个矛盾就会一直存在。”陈文乾分析,“问题是受条件、待遇等影响,基层优秀人才‘招不来、留不住’。要让基层医院变成‘大医院’,必须打破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彼此独立、分级管理的局面,建立一个优质医疗体系,让基层医院成为这个体系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在系统内的有序流动与配置。”

    抱着这种想法, 2014年10月,安康市中医医院首次提出了组建医联体的工作思路,就是要将全市范围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组成统一的医疗联合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互通、共享、有序流动。

    2015年2月13日,在安康市2015年两会闭幕后的第三天,安康市中医医院积极领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组建医疗联合体和分级诊疗模式”的相关精神,同汉滨区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全市首个医疗联合体。

    经过5个月的探索,当年7月,由汉滨、石泉、岚皋、平利等县区和乡镇、社区等24个医疗单位组成的安康市中医医院医联体正式成立,一个体制机制更为完善的医疗联合体顺利推进。医联体正式达成了“技术支持、学科领办、检查检验共享、信息互通、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双向转诊、远程会诊”8项协作内容。针对合作内容,安康市中医医院在外联部成立全科医学科,逐一与各成员单位对接,按照需求为其提供相关服务。同时制订了医联体工作章程和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让每个成员单位都能从中受益。

    眼下,随着汉阴县全体镇卫生院的集体加入,安康市中医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增至47个,其中,县区级医疗单位12个、镇级医疗单位35个,医联体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下一步我们还要建立起正常退出机制,倒逼成员单位开展高质量的沟通与协作,实现从技术帮扶到利益一体的转变,做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陈文乾说。

    为基层医院送上“营养餐”

    2月25日下午,早春的暖阳斜照在岚皋县医院的庭院里,人流不息,秩序井然。40岁的谢凌云此刻正在该院超声诊断室接受胸部彩超检查。家住城关镇的谢凌云2014年在西京医院查出心包积液,为了配合治疗,每年至少要前往三级医院检查一次。

    配合医生做完检查后,谢凌云兴奋地告诉记者。“之前去西安做检查,来回需要4天时间,浪费时间不说,坐车、住宿、检查等算下来至少要花费2000多元,如今在这里只需要花上800元,利用下班时间就能把检查做了,既不耽误工作,花费还少。”谢凌云对现在的就医体验竖起了大拇指。

    为谢凌云做彩超检查的大夫是安康市中医医院超声科主任周兴伟,该科室就是周兴伟等9名市中医医院专家一手帮扶组建起来的,而这也是市中医医院医联体8项协作内容之一——学科领办。

    从2015年7月医联体组建后,安康市中医医院根据岚皋县医院实际需求,于当年8月份帮助该院组建了超声诊断室。“他们从科室规划布局、感控流程、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全程指导,为我们免费购置了一台价值150余万元的GE牌彩超,同时派驻9名专家轮流坐诊,免费带教4名医护人员,现在科室的各项工作都已步入正轨。”岚皋县医院院长朱嗣国感激地说。

    科室虽然成立时间并不长,但成效却从各个方面显现。岚皋县医院功能科主任丁礼霞说,市中医医院专家坐诊,为他们科室集聚人气、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谨的工作作风。“现在我们的医护人员8点都能准时开工,上班期间,无论有无病人,每个人都坚守岗位。”丁礼霞说。

    与岚皋县医院一样享受到“科室领办”的还有白河县人民医院。“以前医院只有一个内科,无专业的儿科大夫,产科没有保障,也发展不起来。去年10月,安康市中医医院帮扶我们组建了儿科,精选一名科主任和两名儿科骨干医生长期驻守,并拿出15万元作为儿科援建配套资金,使我院儿科顺利成长运行起来,填补了此项业务上的空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妇产科的安全性。”白河县人民医院院长胡明朝说。

    “现在全县上下都知道我们医院设立儿科了,而且技术过硬!”胡明朝骄傲地说。

    与此同时,安康市中医医院还协助汉滨区中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儿科以及名中医馆,定期派驻专家坐诊,支持其提高业务能力,拓宽业务范围。

    和纯粹的“科室领办”不同的是,安康市中医医院还使汉滨区老城卫生服务中心濒临解散的中医康复科重整旗鼓。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该科室因为原有骨干人才缺失,业务已经无法开展。在向市中医医院提出支援请求后,该院立即派出了2名大夫和1名护士。

    安康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二科主任胡新耀是此次的援建大夫之一。“我们两名大夫从周一到周五轮流坚守在老城卫生服务中心,现在中医康复科涉及的针灸、理疗、康复、正骨、小针刀等常规项目全部可以开展,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以一级医院的消费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服务。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就诊患者已达600余人次,服务中心每天的就诊患者也在成倍增加。”胡新耀说。

    资源下沉带来的技术提升

    近段时间,恒口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门诊大夫陈根平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了。“来找我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以前每个月不过三四十人,现在每个月能达到150多人次。”陈根平自豪地说。

    2015年8月,49岁的陈根平前往市中医医院中医康复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进修,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效果非常明显。“跟随专家学了针灸、理疗等技术,诊疗手段和理念都有了很大提高。拿落枕来说,普通中医按摩可能几天时间都治不好,但针灸几秒钟就能解决。以前模棱两可的疾病,现在更容易确诊了,看起病来心里更有底气了。”陈根平说。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这样的短期培训非常必要。“通常按照规范化培训,所有流程下来一名大夫至少需要1年时间,在医联体内部,可以根据基层医院需求,有针对性地学习某项适宜技术,学会了就可以回去开展业务。真正实现了小医院‘点菜’、大医院‘下单’的目标。”院长冯伟说,安康市中医医院为他们免费培训了急诊科和中医科两位大夫,对医院长远发展帮助很大。

    据统计,医联体成立以来,安康市中医医院先后免费接受医联体成员单位进修人员50余人次,涉及临床、护理、针灸康复、影像、麻醉等多个专业学科,安排专家对县、镇医务人员免费培训100余次,开展专题讲座22次。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用于人才、技术、设备等的资源纵向流动,促使优势医疗资源下沉。

    深度融合带来“对流效应”

    2015年11月28日晚上7点,安康市中医医院外联部的陈滢和胸外科护士长夏芳站在外科大楼前的院子里焦急地等待着:“从平利来的救护车马上到了,咱们准备迎接。”

    “吴永祥,56岁,初步诊断为左侧多发内骨骨折引发的膈疝,需要尽快安排手术。”一个小时前,陈滢接到平利县中医院打来的电话,需要上转一名危重病人。陈滢随即通知了胸外科,要求做好入院、手术前的一切准备。

    从救护车被抬出来后,吴永祥立即被送到手术室,陪护人员在陈滢的引导下顺利办完了住院的相关手续。“从上转到手术完成,整个过程只用了4个多小时,省去了挂号、门诊、检查等一系列手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入院环节,争取到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夏芳回忆说,“手术完成后,不到一个礼拜,就把他转回了平利县中医院。”

    像这样实现双向转诊的无缝对接,也是医联体的重要协作内容之一。目前,安康市中医医院外联部主要负责双向转诊的沟通工作,上转病人有专人对接、陪同就诊,下转病人由他们联系好承接医院,并做好回访。陈滢说,他们的目标就是要为所有患者从转入到转出提供一条龙服务,保证转诊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科学性。

    几乎所有医联体成员单位都是双向转诊的受益者,恒口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冯伟对此感触很深:“双向转诊一方面方便了患者,一方面也为基层医院发展打开了局面。现在我们可以承诺,小病在我们这儿能治,大病可以直接向上转,凭借双向转诊单还可享受合疗报销相关优惠,患者自然不会一有病就往大医院跑了。从我们上转的9例来看,评价都不错。”

    据统计,医联体运行以来,该院已成功接受上转患者983人次,下转患者216人次,各项指标运行良好,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

    比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无疑是更具创新性和革命性的探索。2月22日,汉阴县蒲溪镇的患者邹定芝坐在汉阴县中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的显示器前,接受视频另一头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专家李文歌教授的诊断。坐在她身旁的还有汉阴县中医院肾病科的几位专家,他们通过远程分享邹定芝的影像资料和相关化验检查报告单等资料,仅仅半个多小时,便顺利确诊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为邹定芝会诊的北京专家,实际上是通过安康市中医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平台联系到的。2015年12月,市中医医院投入160余万元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安装了一套成像清晰、功能齐备的远程会诊设备,同时与“心医国际”合作,在部分医联体成员医院免费投放了相关诊疗设备。为了给更多疑难杂症寻找智力支撑,市中医医院还积极同广东、西安、北京、上海等著名医院的专家沟通协作,以满足基层医院更高层次的会诊需求。

    陈文乾说,下一步医院将以远程影像诊断、病理诊断、心电诊断为核心,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医联体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最大限度地造福群众。

    “今后,基层医院做不了的大型检验、检查和病理诊断,只用培育一名技师,将标本提取出来,我们将派车、派人定期前来收送,利用我们的优势医疗资源进行检查和诊断,将结果通过网络平台直接传回基层医院。”安康市中医医院医务科主任王道军说,“这么做的好处是,患者可以花二级医院的钱,享受三级医院的服务,有效地简化了就医环节,降低了消费。”

    “让技术跑,而不是病人跑,这是我们组建医联体的初衷。通过医联体,打破了过去推进分级诊疗中的很多瓶颈,基层医院通过医疗资源下沉引发病人回流,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而我们收获了口碑和信誉,也承担起了一份社会责任。”安康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郭圣杰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