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院专访 > 正文
  •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邢喜平 杨文强 时间:2013-08-06 14:59:00
  • 核心提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心理干预。   赶赴灾区  7月22日7:45,甘肃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几分钟后,微博就有了震区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的报道,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立即召开医疗救援组紧急会议,8:30,医院李应东院长接到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心理干预。

     

     

     

      赶赴灾区

      7月22日7:45,甘肃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几分钟后,微博就有了震区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的报道,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立即召开医疗救援组紧急会议,8:30,医院李应东院长接到卫生厅应急办指令,准备组织医疗救援队前往灾区参与伤员救治。10:30,3辆配备有紧急救援医疗设备和应急药品的车辆已经准备就绪,由骨伤科、外科和护理等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援队共12人在于博和刘保健副院长带领下即刻赶赴灾区,参加救援。

      截至当天下午2:30,甘肃省民政厅发布地震死亡人数为56人,受伤人数为412人,失踪14人——不断增长的伤亡数字让人格外揪心。下午3:00,经过近5个小时焦急、紧张而辛苦的颠簸,医疗救援队终于顺利赶到岷县县城。

      紧张的救治

      按照定西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负责指导岷县中医院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到达岷县后,他们没有片刻停歇便立即投入到伤员救治工作中。

      此时,岷县中医院的楼道里满是焦急的伤员家属和脚步匆忙的医护人员。外科专家于博、骨科专家刘保健等来到病房仔细查看伤员的受伤情况,伤员主要以骨折和外伤为主,部分伤员伤情非常严重。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展开,送到岷县中医院的伤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于博、刘保健等专家仔细查看患者伤情,经过缜密讨论确定并完善治疗方案,建议医护人员在救治中尽可能使用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以及院内中药制剂等方法,尽量减轻伤员的痛苦。对伤情较严重的伤员,他们于晚上7:00左右同其他医院专家进行了会诊,确保伤员能够接受最佳治疗方案。部分重伤员陆续转到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23日凌晨3:00,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救援队将一位灾区重伤员转至医院——这是医院转来的第一位灾区重伤员,伤员为女性,79岁,左前臂开放性骨折,左前臂软组织挤压伤,伤情非常严重。早就做好准备的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了安抚并尽快做好术前准备工作。5:30,张晓刚副院长和其他几位骨科、外科专家开始给伤员在全麻下行“清创减压、神经血管探查、髓内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手术一直进行了3.5小时,最终顺利完成。手术完成后,医院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并确定整体康复治疗方案,决定使用中医手法做辅助治疗,帮助伤员尽快恢复。目前这位伤员生命体征平稳,伤情已经好转。

      8:30,医院从正在岷县中医院参与伤员治疗工作的救援队得知,当天下午还将有大约5名重症伤员转入医院,汪龙德副书记,张晓刚、张志明副院长组织医务、护理、外科、值班人员等召开会议对灾区伤员救治工作进行了进一步部署和安排,要求各相关科室务必做好准备,保证伤员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11:00,在已经住院的伤员手术顺利完成2小时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晓刚、张志明组织相关科室进行会诊,进一步完善诊疗方案。12:00,甘肃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王海燕到医院慰问伤员并对医院医疗救援工作给予指导。12:30,医院安排1辆救护车赶往灾区,主要用于重伤员转院救治。

      16:00,2名转院伤员到达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完善各项检查并制定诊疗方案,精神科医生对伤员和家属进行了心理干预治疗;医院骨科专家张晓刚为其中一位伤员成功进行了中医传统手法复位。17:00,医院在岷县中医院参与伤员救治的精神科医生也对当地的住院伤员及家属进行了心理干预治疗。心理干预对于稳定伤员及家属的情绪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伤员的情绪稳定则有利于进一步对伤员进行综合治疗。18:00,又有两名女性伤员转该院。医院的伤员救治工作有条不紊,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23日下午,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救援队在岷县中医院向伤员捐赠了价值7千元的院内制剂并指导当地医护人员使用,这些院内制剂包括损伤胶囊、生肌散、消定膏等。同时,医院向省中医药管理局报送了院内制剂清单,随时向省属各医院调拨使用。24日上午,医院向省人民医院调拨消定膏4千克、损伤胶囊20瓶。下午,医院向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调拨院内制剂,包括消定膏8千克,三黄膏10盒,损伤胶囊40盒,活络洗液15瓶。

      24日凌晨2:00,从岷县中医院转来的1名伤员平安到达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伤员为男性,62岁,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该院第一时间完成各项检查并确定了治疗方案,主要采用中医特色疗法进行系统保守治疗。

      上午,该院救援队继续开展伤员诊治工作,救援队分成两组,一组由刘保健带队继续对县中医院和县医院的伤员进行针灸治疗,外敷消定膏消肿止痛,同时进行心理干预等中医特色治疗。另一组由于博带队赴梅川镇中心医院指导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并对两名伤员的病情进行了会诊,给予了治疗方案的指导。

      11:40,岷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1名75岁男性伤员盆骨骨折,脑外伤,失血性休克。该院医疗救援队专家和北大一院、中日友好医院、华西医院、兰大二院、兰州陆军总院专家一同进行病例讨论。

      13:00,医院组织专家对收治的6名伤员进行了病例讨论和会诊,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加强中医综合治疗措施以促进伤员康复。14:00,第五批1名伤员安全转到医院并接受进一步治疗。李应东院长多次了解、查看伤员救治情况,组织专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做好救治工作。

      15:00,省卫生厅组织兰州陆军总院、省中医院等医院的专家到该院查看灾区伤员救治情况。该院共收治7名伤员,其中一名79岁女性伤员左前臂开放性骨折术后正在良好恢复,虽然病情比较复杂,但因伤情处理及时妥当,总体情况良好。专家组对医院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使用中医药方法救治伤员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伤员的进一步治疗提出了宝贵意见。

      24日当天,该院医疗救援队在岷县参与救治心理干预治疗7人,针灸治疗30余人。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在伤员治疗中采用了手法复位、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心理疏导与干预等方法,并使用了消定膏(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和药膳黄芪猪蹄汤,开展了综合性中医治疗。鉴于23日第一位转院伤员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对于后续到院的伤员,医院决定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综合治疗来提高疗效。25日上午,医院组织骨伤科、外科专家查房,并就伤员病历进行了讨论和会诊,总体情况良好。

      26日上午,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到医院看望岷县伤员,并现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刘维忠说,中附院救治伤员的情况总体较好,中医药治疗、护理特色显著,效果明显,尤其是中医手法复位比较成功,大大减少了手术量。他要求医护人员在日常治疗和护理中要进一步加大中医药的力度,充分发挥针灸与药膳食疗的作用,减少输液和手术,减轻伤员痛苦。

      26日下午,该院医疗救援队仍然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按照“7·22”灾区医疗救援指挥部的通知,救援队到地震安置点进行了医疗巡诊。救援队先后到梅川卫生院、西江镇卫生院仔细查看地震伤员并捐赠消定膏。随后,医疗队在西江镇卫生院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位于蒲洞村的群众安置点,详细询问了群众的生活、身体情况,并向安置点负责人了解了防灾和防治疾病的情况。

      27日8:00,医院脾胃病专家汪龙德带领新的一批医疗救援队员共5人到灾区参加医疗救援工作,上午他们到岷县人民医院和岷县中医院完成伤员交接,其中涉及骨科换药,辨证使用院内制剂、针灸治疗、心理干预等内容。下午医疗救援队到梅川镇马家沟村3个灾民安置点和西江镇2个灾民安置点进行巡诊,详细了解了当地灾民生活、身体情况,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并帮助当地做好灾后防病防疫工作,具体包括指导当地医护人员利用中药制剂、院内制剂、中医药适宜技术预防灾后常见病等。

      28日医疗救援队全天在岷县人民医院和岷县中医院进行心理干预、耳穴贴敷、消定膏外敷换药、院内制剂投放和中医内科会诊。耳穴贴压伤员89例,心理干预9例,发放院内制剂16盒,指导精神科抗焦虑药物使用患者8例,骨伤科消定膏外敷26例,中医辨证论治处方8例,共合计诊治病人89人。另外针灸急救癫痫大发作行人1人(岷县中医院门口),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项目(耳穴贴压)1项,培训医护人员12人。

      29日上午,李应东带领院领导及主管医师到伤员病房查房,了解伤员恢复情况,并和其他专家一起会诊,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截至目前,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灾区伤员医疗救援工作井然有序。

      共派出四批医护人员

      据统计,从7月22日地震发生到27日晚,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组织人员轮换赶赴灾区参加伤员救治工作,医院共派出四批医护人员。

      第一批于22日上午地震发生两个多小时后出发,以骨科、外科、护理为主,共9名医护人员,主要是帮助灾区在第一时间救治伤员,指导当地确定和完善治疗方案。

      第二批以针灸、精神心理科为主,医院于23日晚先后派出1名心理医师和2名针灸医师,为灾区伤员进行了心理干预治疗和中医针灸治疗,帮助灾区伤员稳定情绪和利用中医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第三批共派出2名医师,包括1名中医内科医师和1名中医骨伤科医师,主要是帮助灾区伤员进行中医调理,促进伤员尽快好转和康复。

      第四批共派出5名医师,包括2名中医内科、1名心理医生、1名骨科医师、1名针灸科医师,至今5名医师在两所县级医院和灾民安置点不停奔波进行巡回医疗,主要是帮助灾民进行心理治疗,促进功能康复,早日恢复健康。

      此外,从23日至24日为接送转入医院的伤员,医院先后加派2名护理人员。截至目前,医院共派出20名医护人员参与灾区医疗救治工作,接送医生和伤员的出车司机共6名,往返9次。

      爱心捐赠

      灾区伤员的伤情牵动着该院每一位职工的心,伤员转入医院以来,医院机关党支部发动行政人员自愿排班作志愿者,协助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救治伤员;护理人员为伤员捐衣捐物;妇产科、儿科医护人员为伤员及家属捐款。其他党支部和科室人员也纷纷行动起来,伤员救治过程中,该院职工做到了尽职尽责尽心。26日上午10:30,医院党委组织了抗震救灾捐款活动,职工纷纷解囊、献爱心,当天上午捐款额达4.3万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