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建立的龙华医院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自建院之日起,就把黄文东、顾伯华、石筱山、陆瘦燕等八位全国著名的老中医请了过来。在“八位元老”的熏陶下,“严谨、仁爱、继承、创新”的院训始终是“龙医人”一贯追求的品格,52年来,一代代龙医人既传承着老一辈的学术思想,又不断求新进步。
龙华医院坚持“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发展战略,名医荟萃,人才辈出。2001年首创的名老中医工作室传承模式,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如今,龙华医院31名名老中医所带领的工作室,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掌舵领航,薪火传承,带出了160多名中青年名中医;在此基础上,作为一所“研究型医院”,龙华医院又培养了28支龙医团队、28名龙医学者、280名龙医团队成员,一批新生力量正在接过“继承、发展、创新”的接力棒,逐步承担起该院医疗、科研、教学、转化、推广的重任。该院不仅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人才,也产生了一大批原创性的中医临床科研成果,目前是全国唯一承担2个研究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经过几代学术带头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龙华医院在中医肿瘤、中医骨伤科、中医外科、中医肾病、中医脾胃病、中医呼吸病等领域取得重大创新,均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单位。龙华医院走出了一条“国内领先、亚洲著名、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并在探索如何建设临床研究型的中医院发展道路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不忘中医文化之本的龙医人带着浓厚的“中药味”,在不断变换的时代中传承着历史赋予的重任。
全自动多色分析流式细胞仪系统、多功能全自动样本制备工作站、荧光倒置显微镜、病理图像分析仪、冰冻切片机、Micro-CT图像采集与分析工作站、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走进龙华医院的各类实验室,各种各样的进口实验设备可谓琳琅满目,种类齐全,让人不禁心生困惑,这也是中医?
不错,这是一所现代化的研究型中医医院。龙华医院一改“经验”模式,引进现代化、国际化研究模式,和西方国家采用一样的试验标准、一样的临床设计方案、一样的检测方法,按“循证医学”要求,不断加大试验临床的循证证据。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被誉为是继西医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法宝”之外的第四把利剑。但长期以来中医多采用以攻邪为主的“功法治疗”,治疗效果不显著。令人赞叹的是,龙华医院刘嘉湘教授突破这一理论瓶颈,以现代科学方法不断丰富“扶正治癌”法则,成为中医治疗肿瘤“铸剑者”中的佼佼者。而“铸剑”过程,却是长达50年的寂寞征途。
为了得出最准确的试验数据,刘嘉湘严格采用国际科学试验方法,经咨询统计学专家后,采用随机、西医统计学方法并由第三方来做,这个数据结果是得到西医认可的,都在动物身上实验过,都有数据资料的。从“六五”、“七五”、“八五”乃至“十一五”,刘嘉湘观察了上千例病例,应用实验肿瘤学、现代免疫学、生物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临床与动物体内外实验研究,统计了十几对五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最后终于论证了由他研发的“扶正中药”金复康治疗效果显著。
刘嘉湘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首倡“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和防治肿瘤放、化疗毒性反应的中医诊治体系。开始时,他没有得到掌声,“都不承认我,还骂我神经病”。但在一系列临床有效病例面前,昔日那些“诋毁者”纷纷“倒戈”,开始转变思路,目前,刘嘉湘自1972年起首创的“扶正治癌法” 被中西医学术界广泛接受,成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主要治则之一,并为世界医学所重视。
神奇的不单是中医的诊断技术,还有疗效显著的药。刘嘉湘在“扶正治癌”的理论基础上研发出治疗肺癌中药新药金复康口服液、芪天扶正胶囊以及中药外贴治疗癌痛的蟾乌巴布膏。临床证据表明,刘嘉湘所创的扶正中药不仅能提高机体细胞的免疫能力,同时有显著镇痛效果,连续使用无成瘾性和毒副反应,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国家级中药新药。
中药新药“金复康”经美国FDA批准,目前正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进行Ⅱ期临床试验,一旦通过,我国首个治疗肺癌的中药新药有望步入国际市场。
不同于传统中医的“固执己见”,在科研上,医院鼓励龙医人大胆创新,提出“向西医同道学习,强化医院临床科研能力”。
“中医学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王拥军教授曾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眼界大开”的他率先在脊柱病研究所“展开拳脚”,开始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中医脊柱病、骨代谢疾病以及骨免疫疾病实验室,引进并完善“符合中医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的实验室管理技术,将脊柱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芯片检测技术、系统生物学、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模式动物技术等技术方法运用到中医药的研究中,在国内中医院校率先建立基于表达特异性报导基因克隆细胞株的体外药物筛选平台和基于基因敲除和转基因动物的体内药物筛选平台等。
“科学研究也需要战略眼光,要把握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大势,具备清醒的自我认识、开放的全球视野、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同时要明白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在世界医学、生命科学发展中有原创性的科研意义。以古鉴今,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与医学的内涵,虚心学习并开拓创新之术。”这几点,被王拥军教授概括为“取势、明道、优术”。
龙华医院向来注重多学科交叉进行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除与国内高校展开合作外,亦先后与美国哈佛、霍普金斯、华盛顿等5所大学以及英国利物浦大学、加拿大温哥华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临床与科研合作关系。2005年已经在泰国华侨中医院开设龙华中医肿瘤中心,2007年又与新加坡义安中医药中心达成协议,长期选派人员开展相关临床任务,业务量不断上升,大力推进了与国外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龙华医院院长肖臻介绍,如今,医院已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3个、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9个等等,特色专科床位数占全院床位的87%以上。依托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龙华医院一鼓作气,“十一五”及“十二五”前两年,先后获得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10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级别、项目量及科研经费在上海市同类医院中均名列第一。
中医理论创新、中医方法学研究、中药复方研究、证病结合研究能力不断提高,SCI收录学术论文影响因子逐渐提高。通过不懈努力,龙华医院已经形成“扶正祛邪法”、“益气化瘀补肾法”、“筋骨平衡法”、“健脾法为主”、“益气养阴、调摄冲任法”等多项各领域临床诊疗规范与疗效评价研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疗规范与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诊疗规范与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筋骨平衡法”防治慢性筋骨病,“健脾法为主”辨证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诊疗规范与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益气养阴、调摄冲任法”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诊疗规范与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等。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列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颈椎病中医诊断疗效标准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脊柱侧弯体疗操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项目。
近5年医院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3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形成165个医院制剂,拥有中药新药证书12项,实现成果转化39项,成果推广应用19项。
这些累累硕果绝非偶然。作为上海唯一拥有上海市中医外科和中医肿瘤临床医学中心这两个临床医学中心的中医医院,科研一直都是龙华的重中之重。“以科研为核心带动临床,以临床为基础带动科研创新”,临床产生的问题由研究所研究,研究所研发的技术、药物再由临床检验,医研融合。龙华,这一所中医医院才能在与西医医院的竞争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永葆神奇中医的魅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