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翠新,女,汉族,1964年12月出生,卫生事业管理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87.06-1989.07 沙湾县防疫站工作
1989.07-1994.03 昌吉市榆树沟卫生院院长
1994.03-1996.06 昌吉市卫生局防保股股长
1996.06-2000.11 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2000.11-2002.01 昌吉市卫生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2002.01-2004.04 昌吉市卫生局局长兼爱卫办主任
2004.04-2009.05 昌吉州卫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09.06至今 昌吉州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取得的荣誉
2005.08 自治区卫生厅“健康快车中国石化新疆光明行”项目工作先进个人
2008.06 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昌吉州境内传递活动先进个人
2011.11 全国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管理优秀工作者
2012.03 昌吉州2011年度“五一巾帼奖”个人
2012.03 2011年度昌吉州学会先进工作者
2012.10 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
在昌吉州卫生系统只要一说起董翠新,同行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说她是卫生行业的“女能人”,懂管理、会经营。董翠新性格豁达开朗,思维敏捷睿智,工作作风扎实,是一个敢想敢干、充满热情、热爱生活的人。在她从事卫生工作的25年里,先后担任过乡镇卫生院院长、县级市医院院长、州、县级市卫生局领导等职务,在每段工作经历中都有许多让同行称道的话题。她曾经让一个乡镇卫生院发展成为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她曾经面对“非典”疫情勇挑重担,为保证昌吉人民的健康安全冲锋在前:她曾经在全州推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时,深入基层,直面农牧民开展宣传。现在,她又用短短三年时间让一个在医疗改革道路上徘徊不前的中医医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年时间,门诊量由10.64万人次增至20.67万人次;年出院人次由7196人次增至25887人次;固定资产由6555万元增加到18522万元;实现了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昌吉州中医医院一跃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三级中医医院。她先后荣获昌吉市“十优青年”、三八红旗手、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昌吉州“五一巾帼奖”个人、昌吉州医学会先进工作者、昌吉州优秀县级干部、自治区卫生厅“健康快车中国石化新疆光明行”项目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管理优秀工作者、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等殊荣。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每个炎黄子孙的血管里都已融入了浓浓的中医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好中医药事业”。这是董翠新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卫生者的最朴实的观念。
2009年5月,董翠新通过参加全州公开选拔,竞聘为昌吉州中医医院院长。上任之前,在接受州党委领导谈话时她说“我到医院来不图什么,就是想干一番事业”。然而,一到医院,面对基础设施不配套、设备投入不足、环境形象差、负债多、发展停滞等诸多问题和困境时,她才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压力,也深深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面对这样的局面,她并没有束手无策,失去信心,而是用睿智的头脑认真地分析原因,寻找医院发展的突破口。
如何把昌吉州中医医院打造成为一个地区文明的品牌中医医院?作为一个毕业于卫生管理专业的管理者,她清醒的认识到:中医医院要发展就必须靠两条腿走路,必须突出中医药特色,走中西医结合统筹协调发展之路。为了使全院职工统一思想,明确医院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她带领领导班子利用近半年时间,深入科室调查研究,先后召开行政办公会、中层干部会、职工座谈会30余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统一职工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确定了坚持实施“管理治院、特色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的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建名院、创名科、树名医”的“三名”工程,以重点学科带动医院发展,以特色技术带动学科发展。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制定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暂行规定》,建立综合目标管理体系,将中药饮片使用量、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比例、中医护理技能操作等中医药类指标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从机制上激发了全院职工发挥中医药特色的积极性。
医院要发展硬件建设是先决条件。2009年,在州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昌吉州中医医院一栋2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由于以前医院积累少,发展慢,医院欠账八千多万,资金短缺成为医院发展的瓶颈。她跑遍了各家银行,没有一家银行肯贷款。她一方面狠抓医院经营管理,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在她的不懈努力和运营下,先后对医院内外环境、病房设施、旧办公楼、病房楼全部进行改造升级。同时,投入4000多万元购买各种急需的医疗设备,为医院发展提供硬件支持。通过三年多的更新改造,医院面貌焕然一新,就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一个全新的医院形象展现在了患者面前。一时间,看病就医的患者纷纷而至,门诊量、住院病人、手术病人大幅增长,医院一下子变得红火起来。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董翠新就是一个注重细节、求真务实、敢想敢干谋大事的人。
医院要提升品质,创出品牌,就必须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为此,她以中医医院管理年建设为契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品质。从专科建设入手,进一步规范临床科室设置,细化专科,三年时间新增临床、医技科室12个。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结合医院实际不断完善本院中医诊疗方案,广泛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中医理念、治疗手段的有机结合,使昌吉州中医医院治疗方法更加丰富,疗效更加明显,这不仅吸引了本地患者,更有周边国家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她十分注重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把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工作作为提高医疗综合水平、促进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昌吉州中医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和《昌吉州中医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标准与评分细则》,对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管理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组织管理、经费管理、考核和验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倾斜,自己亲自挂帅,组织实施,调动了各科室工作的积极性。先后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重点专科建设培育项目1个,自治区中医民族医专科建设项目1个。
她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亲自主持制定《引进人才管理办法》,对引进各类人才给予5万至30万元补助资金。只要是昌吉地区的名老中医,她都亲自拜访,努力把他们邀请到医院来坐诊,现在,有本地区9名名老中医常年在医院坐诊,其中两名本院名老中医在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为中医药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高度重视医疗安全,她常说“一次医疗事故对于一个医院来讲可能是千分之一的错误,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唯一的,一次医疗事故就会葬送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幸福……”因此,在每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时她都要强调医疗安全,每次院长查房时都要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每位医护人员不断提高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在她担任院长的几年里,医院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医疗安全责任事故。
为了提高医院服务品质,她积极引导医务工作者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病人就是“亲人”、病人就是“家人”的观念,要求在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为患者着想,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到尊重患者、服务患者、方便患者。在门诊从制订方便群众就医的业务流程、符合病人需求的工作制度入手,采取综合措施缩短病人等候时间。2012年在实行门诊“一卡通”的基础上,又全面实行夜诊,极大地方便患者看病。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为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洗头、洗脚、敲背、擦身、剪指甲等,使病人在医院就诊得到了亲情式的照顾,赢得了患者的信赖。
她十分注重医院内部运行管理。对医院全方位实行目标管理,抓住“目标制定、目标考核、奖惩兑现”三个环节,将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医德医风、精神文明等进行指标量化,每月对科室和科主任、护士长进行考核。通过及时总结、查缺补漏,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她特别善于学习。只要是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她都会认真研读,吃透精神,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办事。她为人正直,在工作中,事事、处处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纪律,在医院工程建设和医药招标过程中坚持原则,严格执行招投标各项程序,对医院各种重大事项通过民主透明的方式进行决策,不搞一言堂。三年时间,先后召开了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使各项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让所有职工都清楚明白。她关心职工生活,始终与基层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经常主动帮助职工解决困难。每逢医院职工的婚丧嫁娶,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去参加。她常教育中层干部“每个职工都是医院大家庭的一份子,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帮助解决。”、“人都要讲良心,绝不能让一个老实人吃亏”。在她的主持下,医院出台了《编制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提高了聘用人员的工资待遇,对符合条件的聘用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出台了《科室绩效二次分配方案》,使各科室绩效分配置于医院监督之下,防止科室二次分配不公;出台了《关于实施职工关怀帮扶管理暂行规定》:对职工结婚、过生日,派人去祝贺;职工及直系亲属去世,派代表进行慰问;职工子女考入重点大学,医院给予奖励。这些举措使职工真正感受到了医院的温暖和关心,增强了职工对医院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促进了医院的和谐发展。
董翠新善良热情、热爱生活。在家里,她既是孝女、又是贤妻良母;在单位,她既是领导,又是良师益友。她养的花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总是那么水灵,充满生机,让观赏者羡慕。闲暇时与同事谈心说,“家是避风的港湾,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这个家只有充满了爱,才会其乐融融”。有一位已经退休的职工感慨地说“假如能够早一点认识董院长,也许我的生活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董翠新干工作爱较真,任何事情要干就必须干出名堂来。2011年,为了做好医院管理年检查工作,她每天起早贪黑,忘我工作,将星期天、节假日作为无私奉献日。2011年5月21日(星期六)早晨,医院召开行政办公会,会议期间她始终捂着个胸口,面容憔悴,大家让她去看看医生,她说“没事,这几天胃痛,刚刚吃了胃药,等会议结束了再说”。就这样会议到下午15点多才结束。谁都不会想到,她由于过渡劳累,诱发心梗,直到医生做仔细检查才发现真正病因。医院迅速组织专家会诊并进行介入手术。幸运的是梗死的不是心脏主动脉,大家又惊又喜,纪检唐书记说:“你真是太有福了,连老天爷都眷顾你呀!……”。植入心脏支架不到半个月,病情刚刚有所好转,病房又成了她的办公室。丈夫看到每天找她谈工作的人连续不断,根本无法休息,实在忍不住了沉着脸说:“你可要对我和儿子负责……”。她看着丈夫歉意地笑笑:“别生气,我好着呢……”。她就凭着这个拼劲,感染和鼓舞着全院职工在各个岗位上创先争优,创造性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2011年7月,在中医医院管理年检查中,昌吉州中医医院获得833分的高分,赢得了国家中管局检查组专家的一致好评。2012年6月,在国家中管局等级医院评审中又以优异成绩通过了三级医院复审。
董翠新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中医事业的无限热爱,勤于管理,创先争优,忘我工作,赢得了全院职工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誉,展示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靓丽风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