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介
浙江省上虞市中医院位于风景秀丽的曹娥江畔,始建于1979年,1996年易地新建至上虞市经济开发区,2005年成功创建成为国标二级甲等中医院,2011年通过浙江省三级乙等中医院评审验收,2012年9月又通过了国家卫生部三级中医医院的评审验收,现为浙江省中医院上虞分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教学医院,浙江省绿色医院、浙江省平安医院、绍兴市文明单位。
经过数代中医院人的不懈努力,医院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医院现占地62亩,建筑面积47150平方米,核定床位450张,包括1个重症监护室在内的10个病区。全院在岗职工507人,高级职称32人,硕士研究生18人,拥有市级、省级以上名医(名中医)9名。
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16排飞利浦CT、磁共振、医柯达直线加速器、精确放疗系统、C臂机、数字化X线摄影(DR)、数字胃肠机、高档彩色B超、进口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全系列进口电子内窥镜、全自动呼吸机、血透机及各类中医诊疗设备等,总设备值为6000余万元。至2011年底,每床达18.8万元,其中中医诊疗设备配置率大于50%,为医、教、研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院科室齐全,设有骨伤科,内科:普内科、心血管科、呼吸科、脾胃病科(消化科)、脑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肾病科、精神卫生科,外科:普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外科、肛肠科,急诊科,ICU,妇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康复科,药剂科,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放射科,超声科,消毒供应室,营养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内镜室。其中,骨伤专科、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为国家农村中医特色专科创建单位,骨伤科为浙江省中医重点学科创建单位,骨伤创伤(中西医结合)为绍兴市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为绍兴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心血管内科为绍兴市市县共建医学重点学科创建单位,骨伤科、放疗科为上虞市级重点学科。肝胆外科、肿瘤外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脾胃病、肾病、腔镜(微创外科)、眼科、肛肠科、不孕不育科是医院的特色专科,这批中医特色显著的重点专病专科不仅受到绍兴地区广大群众的欢迎,而且还在周边地区及省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30多年来,医院弘扬中医国粹,悬壶济世致力治病救人。在管理上注重内涵建设,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积极倡导人本位医疗”的办院理念,弘扬“精诚、笃行、传承、创新”的院训精神,本着“中医有特色,西医也一流”的发展原则,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长年在浙江省上虞市中医院就诊的患者大多会有这样的感受:以往市中医院的不少科室大都是“门可罗雀”,短短数年时间,该院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无论门诊还是住院,都有一种“门庭若市”的感觉。精湛的医疗技术、特色的医疗服务、先进的医疗设备、良好的医德医风、优美的医疗环境,使广大患者能尽享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该院院长张龙君说,这是近年来医院成功创建省、国家三级中医医院以来营造的浓厚氛围所带来的一系列可喜变化。大医精诚重创新,躬耕杏林显特色,上虞市中医院在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更在广大患者心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栉风沐雨,在创新中提升品质
张龙君院长认为,在当下医改的新形势下,中医医院的发展必须求精求品质,求专求特色,在创新中提升品质,在传承中弘扬特色。求精,求品质,关键是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在当前医疗市场激烈竞争下,优质服务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和规范医院医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了抓好医疗质量,需要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高中治率,推广应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规范抗菌药物等药品的临床使用。其次,要在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前提下,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以“患者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服务理念,从规范制度入手,建立健全了医疗行为告知、医患沟通等制度和服务流程。实行“首诉负责制”,切实优化患者诊治方案,加强并改善医疗流程各环节的衔接,加快床位的周转,缩短平均住院日,努力控制并降低人均次住院费用,门诊人均次费用,控制医药比例,提高治愈率,缓解患者“住院难”问题,努力减轻患者负担。设立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反馈率达到100%。再次,要强化人性化服务,积极开展文明服务礼仪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言语沟通技巧与艺术,倡导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位医疗。
数年来,该院始终坚持突出中医特色与完善服务功能并举,坚持改善办医条件与加强内涵建设并重。通过创建省、国家三级中医院,使医院的医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检测设备日渐齐备,医院配备医柯达直线加速器、16排飞利浦CT、磁共振、精确放疗系统、C臂机、数字化X线摄影(DR)、数字胃肠机、高档彩色B超、进口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全系列进口电子内窥镜、全自动呼吸机、血透机及各类中医诊疗设备等,总设备值近6000余万元,为医、教、研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励精图治,在传承中弘扬特色
遵循“弘扬国粹、惠泽苍生”的办院理念,上虞市中医院在继承与发展中励精图治,稳步前行,注重求专求特色,确定了“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思路,做到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
该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把抓专科专病建设作为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丰富底蕴、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集中的优势,积极推广使用中医适宜技术。鼓励临床医生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合并”,发挥中医药“简、便、廉、效”的特长。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去年,该院投入200余万元进行整体装修,为患者创建了具有浓郁中医药文化氛围的就医环境。
在学科建设上,着力打造骨伤科中心、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中心、心血管病治疗中心、脾胃病治疗中心、肾病治疗中心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精品学(专)科,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从而树立区域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快速发展。目前,骨伤科为国家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绍兴市重点学科和上虞市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为绍兴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绍兴市市县共建医学重点学科创建单位和上虞市重点学科;心血管科为绍兴市市县共建医学重点学科创建单位;眼科、肛肠科、不孕不育科是医院的特色专科,这批中医特色显著的专病专科不仅受到绍兴及周边区域广大群众的欢迎,而且还在浙东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
该院积极出台各项激励措施,把实施开展各项科研活动作为医院品牌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该院在各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近360篇,开展医疗技术新项目近120项,10余个科研项目获各级各类科学技术奖,17个科研项目获国内、省内先进或领先水平,其中该院张龙君自行研制的手术器械《张氏终板复位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权、发明权。多次承办浙江省骨伤科年会、绍兴市骨科年会、绍兴市护理年会等各种年会。通过与上海六院、浙一医院、浙二医院、省中医院、邵逸夫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使医院的服务功能更加全面,结构更加合理。
以人为本,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
上虞市中医院有一整套健全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创建注入活力。为此,医院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落实人才引进、流动、开放的“双赢”战略,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现有研究生18人,高级人才近40人,市级、省级以上名医(名中医)9名。
该院之所以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与他们注重人才培养密不可分。人才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在人才培养上,该院坚持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大力推进队伍建设,出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办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积极鼓励医务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和培训,引入新技术、新思维和新理念,不断提高培养对象及科室的业务素质。同时,定期邀请三级甲等医院专家来院讲座、坐诊和查房,采取名老中医师带徒等方式,传承中医学术,为推动医院的专科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该院还制定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视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学习中医经典、继教讲座、中医操作技术训练、中医“四大经典”考试、方剂默写比赛、中医药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今年已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30余次,派医务人员参加中医专业学术会议100多人次,短期培训16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中医诊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水平。在以该院中药房为代表参加的由绍兴市卫生局组织的中医药技能比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文化建设,推动和谐发展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院赖以发展之魂。多年来,上虞市中医院身体力行弘扬中医国粹,悬壶济世致力治病救人。在管理上注重内涵建设,始终坚持“服务患者,成就员工,发展医院”的办院理念,弘扬“精诚、笃行、传承、创新”的院训精神,坚持以“不求大,求精求品质;不求泛,求专求特色”的发展方针,以新医改和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为抓手,在医疗中充分体现人性化关怀,在科研中提倡创新精神,逐步形成了医院特有的文化和精神。
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广泛听取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一套以院徽、院训、院歌等体现医院精神和文化的一整套独有的医院标识系统,并定期编制《上虞市中医院院报》,著有《中医养生与保健》、《肿瘤预防须知》、《肿瘤诊治须知》、《瘟病求真》、《老寿星养生秘诀》等23部专著,医院门诊中医馆处处体现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诊疗及治未病和保健养生理念,在人民群众中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本市和周边县市广大患者踊跃前来求诊中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