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20余篇主要著作被SCI收录,学术专著3部,承担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获省部级科研奖10余项,国家专利4项。荣获首届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个人、全国医德标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中青年专家,省优秀教师。
区域卫生规划话题一:医疗资源配置
目前就拿黑龙江省来讲,其实咱们省的医疗资源从总量上来讲,医疗资源来讲应该是并不低于其他省份。但是在资源配置上可能存在有些偏颇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哈尔滨市几家大医院,大概能有五、六家,三家以上的这种大型的医院,医疗资源比较集中。咱们黑龙江省全省的老百姓要看病的话一般都是希望首先上省城,都到哈尔滨来。主要集中在哈医大的几所附属医院,其次可能还有一些其它医院,但主要是在哈医大一、二、三这些比较大的医院就诊。那么医疗资源就相对集中在这几家大的医院当中。那么什么叫医疗资源分配合理呢?就是说我们的医疗资源应该均匀的分配在各个区域。
讲区域卫生规划这个是行政管理的事了,但是我们在国内国外很多先进的地方都走过看过,它这个区域当中应该有一个中心。就是根据人口划分,根据交通来规划,这样的话在某一个区域应该有一个中心。那么这个中心就应该负责它周边,像圆规似的,做个半径画一个圆,这边的人口在社区、转诊,直接就对这个中心,辐射。那么如果说到全省来讲,就是在全省应该设计一个这样的中心。那么在哈尔滨是也应该按照地域人口区域来划分这个中心。这样才合理。
因为比如说像综合性的医院来说,像我们哈医大一院,还有二院,综合医院的综合实力在省内应该是属于最强的。那么它的辐射半径应该更大一点。
老百姓看病,如果把社区、农村的医疗卫生的处理保健建设好的话,那么老百姓就会省很多的交通的不便,和避免拥挤的这种现象,一级一级的很容易的。比如说我在农村,我到了诊所,然后分诊,到了县医院,然后直接进中心医院。那么他跟中心的距离就不会很长。而不像现在似的,我们一个边远山区的老百姓,他要是想找一个好的大夫,他可以直接跑到省城来,可能要走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路途。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话,划分的就比较合理了。就是按照区域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那么现在的情况就比较麻烦,资源都集中在咱们哈尔滨市了。其他除了哈尔滨之外的几个大城市也有,是不是合理,我现在只能说是相对集中,可能过于集中了。再一个就是在哈尔滨市,我们医院的周边地区,这个大家可能都清楚,我们南岗区集中了好几家大型的医院,但南岗人口确实是最多的。这种区域也不太符合区域划分的这种要求。你比如说我要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全中国来看,都上北京、上海看病,那绝对不合理。尤其是一些小病,这些中等以下这种疾病,不应该往太高的医院去。
区域卫生规划话题二:医疗、教学与科研建设
但老百姓现在涉及到第二个话题了,我就想找一个好的大夫看病怎么办。那么就是在区域卫生规划里面,在合理配置资源之外,还有一个学科的水平的问题。
水平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挺麻烦,但是至少我现在认为,在哈尔滨市集中了这么高水平的专家,就是过于集中。那么把这些专家分配到各个哈、齐、牡、佳、大城市去,那么这些专家是不是就能发挥他的作用?因为一个专家他不可能他独立就能解决一些问题,那么还需要一个团队,需要一个学科,甚至还要一个学科群,他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就涉及到很多不太好办的事。比如说我这个专家我到哪去会诊,那可能还涉及到其他的一些辅助的科室的水平,还有相关科室的水平是不是很配套。这就涉及到学科群体的、专家群的问题。那么在哈尔滨看病肯定有办法,比如我们综合医院,我们可以把一个疑难病放在这,可以有很多专家一起来给他会诊。这样最终能达到解决目的,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那么如果一个专家到外地去,他会诊,可能就说你把病人转回来吧。他解决不了,就是当地解决不了。那么这是不是一条办法呢?这转回来也是一条办法。但是如果能在当地解决,不是很疑难的,不是超级疑难的这种问题,在当地解决更好了。比如我要带一个医疗队下去,这个医疗队很全的话,我们在当地就把手术做了。那如果我带的资质不够,或者有些不配套,怎么办?我们得考虑这个问题,考虑其他问题,考虑术后ICU的问题,考虑很多很多其他问题。那不行干脆就转回来吧。存在出现这种局面。这也无形当中造成资源的浪费。那么这就是一个学科学校均匀合理分布,也应该有合理安排。
区域卫生规划话题三:医学人才交流
那么再一个就是人才,怎么去把人才资源合理应用。
初级的人才我觉得咱们国家比比皆是,培养的本科生以上的学历水平的人完全够得上在初级进行分诊。一个合格的医学生毕业以后,他至少对疾病的认识应该知道这个疾病应该规哪一类。这就是最初级的他所要能完成的。剩下的事就是这些疾病需要转诊到哪一级的医院。因为我们现在讲三级,其实最科学的方法应该是两级。就是你在这分完直接就进到相应的一个中心就完事了。到了中心之后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超级疑难的问题我们再往更高一级的地方去。那么这个中心和它初级的这种关系应该是直接的,这样,初级人才把病人直接分到中心之后,这个中心所有的人才就应该决定这个病人是否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那么我们现在看起来,人才过于集中在大型城市。我们黑龙江就是这个特点,都集中在哈尔滨。比如我们医院,你让某个大夫上齐齐哈尔,即便那也是个医学院,他也不会去。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那么人才怎么才能合理的流动起来,这确实需要一个机制和一个过程。机制就是他到那儿,他的水平不至于下降,他到那儿,他还有提高的机会。这必须符合一般基本的条件。比如说有相应的专科,一个学科群,相应的跟他水平接近的这些人在他周围。我记得有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分到某一个医院,后来他找到我说,我问那么医院怎么样,他说医院倒是可以,但是尖的人才太少了。说对他的成长不太利,他还想希望考博士再考回来。其实这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很多医学人才,他在哈尔滨可能是人才。他放到下面去,他的含金量就下降了。所以怎么才能够维持他这个高的水平。我想其实在很多的地方把一些个中心水平不断提高之后,都存在一定竞争力,我觉得这个格局是最合理的。就是说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这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中心,每一个中心的水平大家互相很接近的时候,这时候人才流动就非常容易了。所以我们的理想化就是说在黑龙江应该有更多的中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