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刘荔--疏肝解郁法治疗气郁发热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2-24 15:33:15
  • 核心提示:张某某,女,31岁,2013年7月22日初诊。主诉 产后半年,因产后抑郁症住心理科治疗,半年来间断出现发热症状,情绪稍有不畅即感到身体潮热,测体温多在37.5℃左右,伴见心烦意乱、坐卧不宁


    张某某,女,31岁,2013年7月22日初诊。

    主诉 产后半年,因产后抑郁症住心理科治疗,半年来间断出现发热症状,情绪稍有不畅即感到身体潮热,测体温多在37.5℃左右,伴见心烦意乱、坐卧不宁、胸胁胀满、睡眠不宁、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稍数。考虑患者产后气血亏虚,调养失当,肝血益损,疏泄失调,郁热化火,加之多种抗抑郁药的毒副作用在体内代谢,亦可损气耗津,加重郁热不退。依据舌脉症状辨证,诊为气郁发热,方用疏肝解郁汤化裁。本方遵《内经》“火郁发之”“木郁达之”之旨,以疏达发散郁火为法,解除气郁发热。因患者病起于产后抑郁,故在上方的基础上加用九节菖蒲、牡丹皮、炒栀子以醒神开窍,清心除烦。

    处方 柴胡15克,黄芩15克,紫苏梗15克,厚朴15克,郁金15克,九节菖蒲15克,茯苓30克,牡丹皮15克,炒栀子10克,青蒿30克,青皮15克,黄芪3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为引。水煎2次,取汁混合,分2次温服。并嘱其家人配合患者调节情绪,解除思想负担,分散精力,多与其交流,适当外出活动,注意汗后避风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7日复诊 服药期间曾出现二次潮热现象,持续30分钟左右可自行消退,心绪略有平稳,能够正常与人交流,胸胁苦满减轻,纳食增加,仍有睡眠不宁、口干苦、大便干,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予上方加大黄5克,以通腑泄热。

    复诊 上方又服10剂,未再出现潮热现象,要求继续调治睡眠不宁,究其发病因素为产后体弱、情志不遂、忧愁思虑所为,治宜解郁清心、安神定志。

    处方:茯苓30克,九节菖蒲15克,郁金15克,牡丹皮10克,炒栀子10克,百合30克,合欢皮30克,酸枣仁30克,莲子心10克。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自我调节,连续治疗月余告愈。

    调护和预防 气郁发热与情绪关系密切,忧思郁怒、精神苦闷是导致本病的原因所在,故心理卫生和精神调养非常重要,针对性格比较内向,培养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提高情志,胸襟开阔,不患得患失,知足常乐。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在饮食方面,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燕麦、苦瓜、白萝卜、洋葱、玫瑰等。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石榴、杨梅、酸枣、李子、柠檬等,以免阻滞气机,气滞则血凝。忌食辛辣、咖啡、浓茶等刺激品(尤其睡觉前)。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疏肝解郁法治特发性水肿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