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1
唐某,女,28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9-03-13):近半年来,每次月经持续半月,伴有疲乏、心悸、面生红色疹点,舌红,苔薄黄,脉细。
辨证:气血亏虚。
治法:益气养血止血。
主方:胶艾汤加味。
阿胶珠15g,艾叶炭10g,西洋参6g,当归身10g,白芍10g,生地黄20g,川芎6g,黄芩10g,荆芥炭10g,甘草6g,连翘10g。15剂,水煎服。
二诊(2009-03-27):漏下已止,现伴咽干,乏力,舌苔薄黄,脉细。再拟胶艾汤加玄参、麦冬。
阿胶珠15g,艾叶炭10g,西洋参6g,当归身10g,白芍10g,生地黄20g,川芎6g,玄参10g,甘草6g,麦冬20g。15剂,水煎服。
三诊(2009-05-22):现病情稳定,月经正常。继以胶艾汤加参。10剂,水煎服,巩固疗效。
按:《金匮要略》云:“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本案为气血亏虚、冲任不固而成漏下,治以加参胶艾汤,一以固冲任,一以益气养血,取效甚佳。
病案2
曾某,女,41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12-09-16):诉近一年来月经漏下,淋漓不尽,经期常达10〜15天,且精神疲乏,面色淡黄,舌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冲任失养,气血亏虚。
治法:益气养血,清热止血。
主方:加味胶艾汤加味。
西洋参6g,阿胶珠20g,艾叶炭10g,荆芥炭10g,黄芩10g,当归10g,熟地黄15g,川芎6g,白芍10g,炙甘草10g。15剂,水煎服。
二诊(2012-10-07):服药后漏血已止,但仍有精神疲乏,面色淡黄,苔薄黄,脉滑。原方再进20剂。
三诊(2012-12-09):月经漏下基本治愈,后2次行经,经期时间只有7天。有少许黄带,精神有所好转,舌淡红,苔薄黄,脉滑。原方再加黄柏、山药清利湿热以止黄带,并巩固疗效。
西洋参6g,阿胶珠20g,艾叶炭10g,当归10g,熟地黄15g,川芎6g,白芍10g,炙甘草10g,黄柏10g,怀山药20g。15剂,水煎服。
按:妇女在行经期,阴道持续下血,淋漓不断,称“漏下”。漏下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冲任失养。胶艾汤又名胶艾四物汤,方可补血止血,用于妇人冲任虚损所致漏血,淋漓不尽。加味胶艾汤即胶艾汤基础上加黄芩、荆芥炭,本案患者苔薄黄,脉细数,乃血虚有热之象,故取加味胶艾汤清热止血漏。由于患者精神疲乏,面色淡黄,气虚症状明显,故加西洋参益气固本。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