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熊继柏医案-舌謇语涩治验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4-26 19:33:20
  • 核心提示: 王某某,男,65岁,湖南长沙人。2010年6月24日初诊。 患者自诉半年前“中风”,曾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经抢救脱险。现神识欠清,行动不便,舌謇语涩,口角流涎,小便失禁。舌苔黄

     王某某,男,65岁,湖南长沙人。2010年6月24日初诊。

        患者自诉半年前“中风”,曾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经抢救脱险。现神识欠清,行动不便,舌謇语涩,口角流涎,小便失禁。舌苔黄腻,脉弦细滑。

        辨证:痰浊闭阻。

        治法:化痰息风,活络开窍。

        主方:涤痰汤去参,合天麻四虫饮加减。

        处方:陈皮10克,法夏10克,枳实10克,茯苓20克,竹茹10克,炙远志10克,石菖蒲30克,胆南星6克,甘草6克,天麻20克,全蝎5克,僵蚕20克,地龙10克,蜈蚣1支,桑螵蛸20克,益智仁20克。15剂,水煎服。

        二诊:神识稍清,涎痰减少,舌苔薄黄腻,脉细滑。续以化痰息风开窍,上方继进15剂。

        三诊:神识渐清,语涩好转,小便失禁次数显减,近日大便干结,舌苔薄腻,脉细滑。继用前方加生大黄2克,15剂。

        四诊:神志渐清,语音更清晰,已无涎痰,无遗尿,但尿频,精神疲乏,纳少,大便尚可,舌苔薄白,脉细滑。拟原方加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20剂。

        五诊:神志基本清晰,言语已清,肢体活动增强,舌苔薄白,脉细滑,服前方20剂,诸症平复,基本能自理起居。

        按:本案中风为中脏腑之后遗症,综观脉症,可辨为痰浊闭阻证,正所谓“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痰热风阳上扰,蒙蔽神窍,瘀阻脑络,致神识蒙昧,言语不利,口角流涎;瘀阻肢体经络,致活动不便。故选涤痰汤去人参以涤痰开窍为先,寓“挟痰者,豁痰则风去”(喻嘉言)之意,再合天麻四虫饮活络祛风化痰,增强豁痰解语醒神之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