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桔梗四味”巧治梅核气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贾佩琰 时间:2014-01-07 09:16:00
  • 核心提示:  施今墨教授临床善用对药,被业内称为“施氏药对”。其文献载有“桔梗、枳壳、薤白、杏仁(以下简称“桔梗四味”),此四味药常常配伍应用,……以治胸膈满闷,痰气不畅甚效。”由

      施今墨教授临床善用对药,被业内称为“施氏药对”。其文献载有“桔梗、枳壳、薤白、杏仁(以下简称“桔梗四味”),此四味药常常配伍应用,……以治胸膈满闷,痰气不畅甚效。”由此,笔者在临床每遇梅核气患者,巧用施老药对,随证加味治疗数例,效果很好,现汇报如下。

      病案一:

      王某,女,32岁,1998年5月11日就诊。自诉2天前,因与朋友发生口角,自觉胸满不舒,始则咽喉有痰难咯,继而如食物滞留在咽部,并伴有声音嘶哑。舌苔稍腻,脉弦。辨证为气郁痰结,予“桔梗四味”增益。

      处方:桔梗12克,杏仁9克,枳壳10克,薤白9克,香附9克,半夏12克,旋覆花9克(包)。3剂,水煎服,药尽病除。

      病案二:

      张某,女,58岁,于2001年10月6日就诊。患者因家庭纠纷,情志不遂,胸满气逆,咽喉不适,如有异物梗阻。诸医用疏肝理气等治法,咽梗不适未减。自诉咽部如有大枣样异物,曾疑食道病变,行钡餐透视无阳性发现。同时伴有咳嗽吐痰,舌淡苔腻,根部略黄,脉弦滑。辨证为气郁痰结,仍用“桔梗四味”加味,处方与上例同,3剂,水煎服。药后自觉异物缩小。二诊加生牡蛎20克,继服3剂,诸症消失。

      按:关于“梅核气”一证后世多谓由于情绪不畅,肝郁乘脾,痰浊內生,痰气交阻于咽而成。治疗多宗张仲景《金匮要略》之半夏厚朴汤。但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此证与肺气不无关系。因肺主一身之气,职司宣降,如宣降失常,痰涎结于咽,可致梅核气。

      本证的病理机转,似是气郁痰结,肝郁为先,肺失宣降为其后,痰因郁生,结因痰凝,不可不辨;且临证病人又常伴有咳嗽吐痰、声音嘶哑等,亦说明病因与肺失宣降有密切关系。故疗此证,佐以宣降肺气实为一法。肺郁得解,上焦通调,宣降有常,可助痰结消散。

      施氏药对“桔梗四味”治胸膈满闷,痰气不畅,是“采用桔梗之升,杏仁之降,薤白之开,枳壳之导。”而宣降肺气,利咽散结,行气导滞,宽胸除满。又加香附、半夏、旋覆花解郁散结,化痰降逆,故疗效颇佳。痰结较久,还可加生牡蛎、海浮石等消痰散结。若舌赤苔黄腻,证属痰热者,亦可加黄芩、川贝母等清热化痰之属。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