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细辨证 用经方 解心悸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4-01-06 14:49:00
  • 核心提示:  唐某,女,27岁,2012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心悸不适2月余。患者2月前自觉心悸、心慌,时作时止,休息时不减,伴恶听声音,易惊。患者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史。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曾服用疏肝理气,重镇安神的中药,效果不明显。

      唐某,女,27岁,2012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心悸不适2月余。患者2月前自觉心悸、心慌,时作时止,休息时不减,伴恶听声音,易惊。患者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史。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曾服用疏肝理气,重镇安神的中药,效果不明显。

      刻诊:心悸、心烦,胸闷气短,口苦,夜寐不安,偶有腹痛腹泻,小便尚可。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左关尤甚。时值中秋,笔者发现患者已穿羽绒服、毛衣等,故问之畏寒否?答曰:十分怕冷。

      脉证相参,六经辨证当属少阳、太阴同病,拟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党参6克,枳壳10克,桂枝10克,干姜6克,五味子3克,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炙甘草6克。5剂,水煎服。

      10月11日二诊:服药后,心悸、胸闷、心烦、失眠好转,仍畏寒明显。上方去枳壳,继服5剂。此后又连续服用40余剂,症状消除停药,一年后随访,称未再发作。

      按:近代名医祝味菊认为,六经乃人体抗邪所发生之六大类证。本案中心悸心烦,口苦,胸闷,易惊是少阳病,腹痛,畏寒,下利为太阴病。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通少阳温太阴,加枳壳理胸中之气,龙骨安神,五味子敛气,口不渴去瓜蒌根,大便溏去大黄。

      关于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提出本方为少阳病又兼有阴证转机,认为,“腹满下利,主症在于脾寒而无复可疑……大便溏薄是少阳病转入阴证的转折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