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清肝利胆通腑治肝病案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4-01-06 14:28:00
  • 核心提示: 赵某,男,30岁,公务员。  患者于3年前患乙型肝炎,肝功能长期不正常,纳减,倦怠无力,症情不见好转,形体日趋消瘦。曾在南京、上海等地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遂来求诊。  刻诊:面色晦滞,胁痛纳差,口苦溲黄,齿龈渗

     赵某,男,30岁,公务员。

      患者于3年前患乙型肝炎,肝功能长期不正常,纳减,倦怠无力,症情不见好转,形体日趋消瘦。曾在南京、上海等地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遂来求诊。

      刻诊:面色晦滞,胁痛纳差,口苦溲黄,齿龈渗血,夜寐梦多。脉弦大,苔黄腻,舌质殷红。触诊肝大肋下1.5厘米,剑突下4厘米,质地Ⅱ度,脾可触及,压痛(+)。

      此证为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司,迁延日久,进而气滞血瘀,络脉痹阻。先宜清泄肝胆湿热,以治其标。药用龙胆草、茵陈、苦参、柴胡、生大黄、山栀、黄芩、当归、生地、地骨皮、甘草、虎杖、金钱草、白茅根等。

      服药2周,诸症减轻,苔腻已化,脉象弦细,一月后复查肝功基本正常。改投复肝胶囊,每服3粒,每日3次。配合以疏肝养肝、化湿和脾方药。

      治疗半年后,患者面色红润,诸恙蠲除。检查肝大肋下1厘米,剑下3厘米,质地Ⅱ度,肝功亦在正常范围。恢复工作,迄今一切良好。

      按:慢性肝病者,常见湿遏中焦,邪从热化,肝失疏泄,则移热于胆。其症见肝脾俱肿,胁痛脘痞,头眩口苦,纳减腹胀,心烦易怒,溺短而黄,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并可出现黄疸,苔黄厚腻,脉多弦数。治宜清肝利胆,泄热渗湿,可以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加减。不宜早用复肝丸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