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益气活血治颈椎病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明 时间:2014-01-03 14:52:00
  • 核心提示: 马某,男,60岁,2013年1月12日初诊。  患者诉:素有颈椎病,曾多次尝试牵引、推拿、颈部放血等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刻诊:颈部僵硬强直,感觉麻木,头晕目眩,双侧上肢麻痛。不时伴有失眠,神疲,恶心。舌体薄,边有瘀痕、色紫暗,苔薄

     马某,男,60岁,2013年1月12日初诊。

      患者诉:素有颈椎病,曾多次尝试牵引、推拿、颈部放血等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刻诊:颈部僵硬强直,感觉麻木,头晕目眩,双侧上肢麻痛。不时伴有失眠,神疲,恶心。舌体薄,边有瘀痕、色紫暗,苔薄白,脉细弦。门诊经颅多普勒检查提示: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处方:桃仁10克,红花9克,赤芍12克,川芎15克,当归尾12克,地龙9克,黄芪60克,葛根30克,炒牛蒡子30克,威灵仙30克,甘草10克,白芷12克,天麻12克,半夏9克。3剂,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二诊:患者头晕、恶心症状均改善,颈部仍觉僵硬、麻木,上方改桃仁12克,红花12克,当归15克,继服5剂。

      1月21日三诊,患者头晕、麻木症状均有较大改善,效不更方,继服7剂。

      四诊,患者头晕、颈部僵硬等症状基本消失,遂给予上方3剂,以资巩固,并嘱其注意休息,防止复发。

      按: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原本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剂,现在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心脑血管等疾病。河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应珉善于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且有明显效果。

      中医认为“无虚不能作眩”,颈椎退行性病变之眩晕多发于老年者,因肾气衰,脉道不畅,血液不能上奉于脑,致脑失濡养而成眩。故用补阳还五汤益诸脏之气,活一身之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加葛根养阴生津,以使气津互生,加威灵仙、牛蒡子活血通经,而收满意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