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熊继柏医案小儿阴虚夜热案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3-11-06 08:17:00
  • 核心提示:  刘某,男,1岁3个月,门诊病例。  2009年7月23日初诊:诉发热3个月,午后始作,入夜益甚,天明时汗出热退。伴口渴,食少、时呕逆,形瘦,面白。舌淡,苔薄白,指纹淡。  辨证:阴虚夏季热。  治法:滋阴清热养胃,以清骨散合益胃汤加减。

      刘某,男,1岁3个月,门诊病例。

      2009年7月23日初诊:诉发热3个月,午后始作,入夜益甚,天明时汗出热退。伴口渴,食少、时呕逆,形瘦,面白。舌淡,苔薄白,指纹淡。

      辨证:阴虚夏季热。

      治法:滋阴清热养胃,以清骨散合益胃汤加减。

      处方:银柴胡10克,炒鳖甲15克,青蒿6克,地骨皮10克,丹皮6克,知母6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8克,玉竹6克,甘草6克,竹茹10克。7剂,水煎服。

      2009年7月31日二诊:发热减退,昨夜受凉后发热复作,伴喷嚏、咳嗽,舌苔薄黄,指纹淡。予桑菊饮加川贝母、荆芥。

      处方:桑叶10克,菊花6克,桔梗6克,杏仁5克,连翘10克,芦根6克,薄荷6克,川贝母8克,荆芥5克,甘草6克。4剂,水煎服。

      2009年9月4日三诊:感冒愈。然发热复作,伴口干,小便黄而短少。舌红,苔薄少,指纹淡紫。继拟清骨散合益胃汤加减。

      处方:银柴胡10克,胡黄连2克,青蒿8克,炒鳖甲15克,地骨皮10克,知母10克,丹皮8克,沙参8克,麦冬8克,生地15克,玉竹8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

      药后热退病愈。

      按:《证治准绳·类方》载清骨散主治骨蒸潮热。患儿午后潮热,入夜热甚,病程日久,显为阴虚潮热之夏季热,清骨散自为首选之方。然又口渴形瘦食少,虑其胃阴虚弱,当兼以滋养胃阴,故配以益胃汤。使热退而病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