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雷昌林疑难病症治验 带状疱疹引起面神经麻痹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3-05-09 08:22:00
  • 核心提示:  吴某,女,20岁,初诊:2006年11月13日。  患者主诉右颜面神经麻痹已五日。该患者发病前右耳至右头部痛,几日后出现右颜面神经麻痹,口眼斜。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导致颜面神经麻痹。经服西药,输液及针灸等治疗四日,效不著,

      吴某,女,20岁,初诊:2006年11月13日。

      患者主诉右颜面神经麻痹已五日。该患者发病前右耳至右头部痛,几日后出现右颜面神经麻痹,口眼斜。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导致颜面神经麻痹。经服西药,输液及针灸等治疗四日,效不著,故转请余治疗。

      患者右面部难受,眼不能闭合,视物眼不舒,口向左侧歪斜,喝水口角流水,右耳区痛,舌木,眠差,大便2-3日一次干结,查右耳下腺及右颌下淋巴结有明显压痛,胃脘压之胀,小腹胀,二下肢有轻度水肿,苔薄黄,脉浮弦。

      此为风热阻遏经络而至面瘫;益气温经通络,疏风清热散结。

      处方:生黄芪15克,桂枝12克,川芎10克,僵蚕12克,蜈蚣2条,白鲜皮20克,土鳖12克,莪术30克,苍术15克,石膏30克,泽泻40克,大黄15克(另包后下)。水煎服,三剂,一日三次。

      方解:壮火盛则少火衰,壮火盛则风热阻遏经络;少火衰则卫虚面瘫无力。本方以生黄芪、桂枝、川芎,补卫温经通络以复面瘫;蜈蚣、僵蚕、白鲜皮、大黄、土鳖、莪术,疏风清热散结并活血化瘀通络;佐以苍术、石膏、泽泻,运脾清热利水。上药合奏益气温经通络、疏风清热散结、活血通络之效。

      11月15日:服药后口外观及张口口形已恢复正常,而右眼闭合同前,视物仍不舒,右耳区痛减,大便日1次仍不利,查右耳下腺及右颌下淋巴结仍有明显压痛,胃腹压之较胀,二下肢水肿减,苔薄黄,脉浮弦。仍以上方改大黄为19克主之,三剂,一日三次。

      11月17日:右眼闭合显减,眼视物难受感也显减,耳区已不痛,大便日1次仍不利。昨因找人面部按摩,导致症状反加重,口又稍歪斜,查右耳下腺已无压痛,右颌下淋巴结压痛显减,胃已柔软,小腹压之较胀,二下肢水肿显减,苔薄黄,脉浮弦。仍以上方改大黄为21克主之,六剂,一日三次。嘱停止按摩。

      11月22日:口形已正,右眼已能闭合,视物已不难受,大便日1次不利,苔薄黄,脉弦。病已愈,但仍需巩固,仍以上方改大黄为27克主之,七剂,一日三次。

      11月27日:从昨天开始右眼下部肌肉阵发痉挛,余无异,大便日2~3次不利,苔薄黄,脉弦。治以益气温经通络,滋阴清热疏风。

      处方:生黄芪20克,桂枝12克,川芎10克,蒺藜10克,僵蚕12克,蜈蚣2条,土鳖12克,元参20克,生白芍30克,扁豆12克,石膏30克,白茅根15克,大黄30克(另包后下)。水煎服,六剂,一日三次。

      12月1日:右眼下部肌肉已不痉挛,口眼形态正常,面已有红色,精神好,全腹柔软,大便日2-3次,苔薄黄,脉弦。仍以上方加减主之,四剂,一日三次。

      12月4日:来述:痉挛未犯,已恢复正常。

      按  该患者由于带状疱疹引起右颜面神经麻痹。在中医认为是风热结聚阻遏经络,导致口眼歪斜。其治一方面祛邪,疏风清热散结,活血化瘀通络;另一方面扶正,补卫温经通络,以增强带动患侧颜面运动之力。通过扶正祛邪兼用,11天就使口眼歪斜完全恢复正常。

      有人会问,风热邪在,何敢用桂枝,岂不辛温助邪使邪热炽盛?这种观点只看到邪热一面,而没有考虑到卫虚面瘫恢复一面。一般面瘫形成后邪势大都已弱,故祛邪应与扶正同时进行。桂枝与黄芪同用,可以增强卫气的活跃性,并通过扩张经络,促使卫气进入患侧面部经络,带动肌肉运动,而使颜面功能及状态恢复正常。“车走车路,马走马路”,不同的药进入人体发挥各自的作用,就看你如何应用,如何把握,如何扬长避短。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