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陈珞珈: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12-19 08:03:16
  • 核心提示: 《指导意见》的发布,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公立中医医院的综合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要全面综合深入的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文件有亮点 文件中提出了不少

    20151219083756.jpg

       《指导意见》的发布,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公立中医医院的综合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要全面综合深入的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文件有亮点

       文件中提出了不少新政策和新提法,可谓亮点频频。例如,“充分考虑中医医院和中医药服务特点,实行差别化的中医药改革政策措施”;“突破制约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政策障碍”;“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可以按照每千常住人口0.55张配置”;“鼓励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对这两类机构不作布局限制,取消具体数量和地点限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探索开展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财政补贴试点工作,对中医药服务人次、中医药住院床日、中药饮片处方进行补助”;“建立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突破口,同步开展中医药诊疗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等等。

    服务价格是关键

       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是中医医院在医改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不解决,将会限制阻滞全国中医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迫使中医医院放弃中医特色转而采用西医疗法。文件中提出“合理提高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充分体现中医药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探索建立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这是很及时的。现实中医疗价格的制定和调整是由中央和地方发改委主管的,卫生部门管不了。笔者担心可能会出现这样“说了的不能做,能做的不说”的结果。目前中医医疗价格调整只有几个省市有所进展,整体上并无松动。

       笔者建议:第一,这种提法和要求最好上升到国务院或者国家发改委的文件里去。第二,我们要注意策略。物价是全社会非常敏感的热点问题,政府极慎重。我们尽量不用“提高”“调整”的提法,而用“改革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现中医技术价值”的提法。在具体改革和操作中,要说明道理:由于长期以来中医定价太低,欠账太多,这次主要是提高和调整的问题;而大型设备和多数检查则是在医改中要降低收费的问题,要“劫大型设备检查之富,济中医收费过低之贫”,这样有涨有落,政府和群众就能接受了。第三,要将那些中医常用的、有特色的疗效好的疗法的低价格调上去,要将少数我们在临床上很少使用的、或是属于养生保健的项目主动放弃,改为自费项目,这样在中医自身的诊疗项目中,也是有升有降的,这样社会和主管物价的发改委就较能接受了。

    分级诊疗要慎重

       分级诊疗是解决困扰中国“看病难”的重要出路。导致目前的“看病难”,一是优质医疗资源都聚集在三甲医院;二是公立医院垄断了医疗市场;三是农村和基层的医疗机构已经“失能”“失守”;四是医保给付制度未能分流病人。关于当前推行的分级诊疗,西医的城市和农村三级医疗网已经建成而且很完善了,他们的综合医院上转下转都能互相承接和流转,中医则没有。县级中医院下转转到哪里去呢?转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吗?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上转却会转到县人民医院或市综合医院。这两类机构上转的病人绝大多数都会转到上级综合医院里去。

       笔者建议:分级诊疗是解决看病难的关键改革,也是医改攻艰克难的难点,65年积累下来的坚冰不可能在一朝融化。中医医院要边走边看边想,再摸着石头过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