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谈“讳疾忌医”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3-11-29 09:21:00
  • 核心提示:  据《韩非子·喻老》中记载:扁鹊觐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便说他有小病在皮肤,如果不治的话,恐怕会加重。桓侯不听,并在扁鹊离开后对旁人说:“医生就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功劳。”十天后,扁

      据《韩非子·喻老》中记载:扁鹊觐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便说他有小病在皮肤,如果不治的话,恐怕会加重。桓侯不听,并在扁鹊离开后对旁人说:“医生就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功劳。”十天后,扁鹊又去觐见,见面就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皮肤和肌肉之间,如果不治的话,恐怕会更加严重。”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他。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觐见:“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肠胃,如果不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非常生气,仍然不予理睬。十天后,扁鹊在远处看到桓侯,便转身就跑。桓候觉得很奇怪,于是特地派人去追问。扁鹊说:“病在皮肤的,用汤药热敷的方法可以治疗;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的,用针刺的方法可以治疗;病在肠胃的,用汤药内服的方法可以治疗;若病已深入骨髓的话,便只有死路一条,医药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现在桓候的病已经到了骨髓,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了。”五天后,桓侯浑身疼痛,急忙派人去找扁鹊,而扁鹊早已经去了秦国。不久,桓候就死了。这就是“讳疾忌医”的故事。

      其实,不仅是扁鹊,“医圣”张仲景也碰到过类似的事情。据《针灸甲乙经·序》记载:有一天,仲景碰到了当时只有20多岁却身居侍中要职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寒暄后,仲景对王粲说:您身体有病,到了40岁时,眉毛会脱落,半年后便会死去,若喝了我开的五石汤的话,就可以避免。”王粲嫌仲景言语冒犯,虽然接受了汤方,但并没有服用。三天后,两人再次碰面,仲景问道:“汤药喝了吗?”王粲说:“喝了。”仲景说:“从您的面色来看,您根本就没有喝,您怎么可以这么轻视自己的性命呢?”王粲仍然不信,拂袖而去。20年后,果然眉毛脱落,187天后就死了,和仲景当年说的一模一样。

      相比之下,华佗就幸运多了。《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中记载:有一天,华佗走在路上,碰到一个人得了咽喉堵塞的毛病,想吃东西却吃不下,家人正准备用车载着他去求医。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便赶忙过去诊视。望闻问切之后,华佗说:“刚才我路过一家饼店,他家有蒜泥和大醋,你们去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就会好了。”病家马上照他说的去做,病人吃下去之后,立即吐出寄生虫一条。于是,便把虫挂在车边,想顺道到华佗家去拜谢。当时,华佗还没有回去,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见到有人来访,便互相说道:“估计是碰到咱们父亲了,车边挂着的东西就是明证。”病人进屋坐下后,发现华佗家北面的墙上悬挂着那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

      三则故事让笔者想到:作为患者,有病就要及时找医生诊治,并听从医生的劝告和安排,信任放手,积极配合,才不致于耽误病情,甚则变成不治。

      作为医生,即使是名医,也要想办法先获得患者的信任。然后,才有机会悉心为其诊治。故事中三位圣贤的精诚用心值得我们广大医者学习。

      古人云:“医不叩门”,其实说的也是信任问题。叩门的医生想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关键在于用心精诚。

      信者为医。从患者的角度讲,要信任医生,“疑医不选,选医不疑”。从医生的角度讲,要使患者信任,努力做到“患不疑医,疑不医患”。只有医患之间充分地相互信任,共同努力,战胜病魔。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