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象思维下的“人中”论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汪雪义 时间:2013-06-06 14:49:00
  • 核心提示:  人中穴是临床上急救常用的穴位之一,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又称为水沟穴。人中位于人体的上部,并不在人体的几何中心,但我们的祖先却将其称为人中,有何道理呢?  笔者从中医象思维的角度出发,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

      人中穴是临床上急救常用的穴位之一,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又称为水沟穴。人中位于人体的上部,并不在人体的几何中心,但我们的祖先却将其称为人中,有何道理呢?

      笔者从中医象思维的角度出发,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做一探讨。

      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类比人体来探索和论证人体。在这里,笔者首先将生活中常用的秤类比人体来说明人中的道理。

      秤在称量物品时,物体在秤系的一侧,秤砣位于秤系的另一侧,秤系作为秤杆的平衡点,往往偏于重物的一侧,这样秤砣才四两拨千斤,秤杆保持水平,称东西才会公平。秤杆之所以是平衡的,全凭秤系不“中”的位置。同样,人中位于偏向大脑的一侧,使人体的躯干达到平衡,阴阳平衡,精神乃治。

      从外形上看,人体共有九窍,用奇偶可以分为两部分,位于上面的耳朵、鼻子、眼睛孔窍都是成对的,下部的口、前后二阴都是单个的。根据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上下两部分组成一个地天泰卦。泰卦由坤地和乾天组成,坤地在上,乾天在下,呈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二气交感,相错于天地之间,氤氲和合而万物生的和谐环境。

      《淮南子·汜论训》云: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人体正是因为保持了这种和谐,生命才能正常进行下去。人中位于乾卦和坤卦的中间,是天地之气上升下降的关键地位,所以人中之所以称为“人中”是非常合理的。

      《荀子·礼论》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物生谓之化,物长谓之变)起。”研究发现,人中沟与人的生殖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人中沟短浅,则女子子宫幼稚,发育不良,不易生殖;男子睾丸先天发育不良或阴茎短小。人中沟水平,其人多不孕不育。双人中的人则多为双子宫、双阴道。人中沟浅平、水平,天地、阴阳交通的道路不畅,天地不得和合,阴阳不得接续,天气不得下降,地气不得上升。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矣。”

      《管子·内业》云:“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乃死。”人中沟浅平或水平,是不能生人的。

      人中是人体天地和合,阴阳接续的重要位置,所以人中可以治疗阴阳失调的昏迷、晕厥、中暑、休克等症,又可以治疗阴阳紊乱的癔症、癫狂、惊风等精神疾病。

      总之,人中虽然不在人体的几何中心,但它名副其实就是人体的中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