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针灸推拿专业是我国中医学的特色专业,既承载着中医文化的神秘魅力,又彰显着针灸技能神奇的效力,如何做到针灸推拿学更有效的传承,是我国中医院校共同努力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特色专业教育现状对
针灸推拿专业是我国中医学的特色专业,既承载着中医文化的神秘魅力,又彰显着针灸技能神奇的效力,如何做到针灸推拿学更有效的传承,是我国中医院校共同努力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特色专业教育现状对针灸推拿特色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思路做了初步分析,以抛砖引玉。
1针灸推拿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意义
现代社会普遍反应,本科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也不离外。因此,全面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是新教育目标的迫切需要。
1.1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全面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改革是核心…。而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对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所以,课程改革是中医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
1.2课程改革是针灸推拿专业教育目标的要求:针灸推拿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成为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潜力,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中医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1-3课程改革和建设是针灸推拿专业认证工作的需要:中国中医学专业认证注重课程体系的评价,需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模式 。而针灸推拿专业传统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专业认证标准的需要。因此,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培养满足教育目标的合格人才,为专业认证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针灸推拿特色专业的首要任务。
2针灸推拿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内容
准确定位针灸推拿专业本科教育目标,对当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评价体系。
2.1改革课程体系:①拓宽基础,深化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是建立在中医专业基础上的二级学科,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打好中医基础,巩固中医思维和望闻问切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深入钻研针灸的经典理论和临床技能。所以新的课程体系设置要注重学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基本功的培养。同时,注重针灸理论和技能的传承和创新,并深化针推专业思想,突出针推主导地位。②原生态针灸推拿理论继承:针灸的特点主要是运用针法灸法在传统的理论、方法指导下进行防治疾病和保健。针灸经典医著课程是针灸理论的集中体现和源头活水,历代医学家都极为重视经典课程的开设和教学 。所以我们要重视针灸经典,让针灸专业的学生早期接触针灸经典,并能在大学五年的学习中慢慢体味推敲其内涵。如在针灸专业的大一开设《针灸名篇名著赏析》、《针灸各家学说》等选修课,先引导学生对针灸产生赏析的心态,激发专业兴趣。大二开设《针灸医籍选》课程,并设为必修课程。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除了继承传统的针灸学理论外,针灸专业课程设置还要与时俱进,与针灸学发展和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 。增设针灸几十年来在理论、临床、科研方面的进展和成果,不断改进和针灸医疗器械 等新课程。如开设《针灸临床特色技术》、《针灸现代研究进展》等选修课程。④保持针灸推拿专业特色课程:针灸推拿的临床疗效不仅与医师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也与医师本人的基础功力密切相关。手下功力(特色技能)是检验针灸推拿医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中医气功课也是针灸推拿专业的特色课程。虽然此课程没有具体的针推治疗技能,但对针推技能的促进和提高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此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习是促进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针灸推拿专业是对临床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因此,要加强对本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为主。
2.2创立新的教学方法:①经络腧穴和解剖课的立体构置:《经络腧穴学》课程的教学应多种形式并举,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重点部分在实体体表划经、点穴,同时与《局部解剖》课相结合,采用课堂讲授、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立体模式进行课堂教学。②“医教合一、医教分离”并举的临床教学模式:“医教合一”要求教师的课余时间必须临床应诊,积累临床经验。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增加针灸本科后期临床课程的教学时数。“医教分离”指学生在诊室上课时,带教老师和应
诊医生必须由两人分任。带教教师给学生讲解所见病例的治疗方案,系统串讲课本理论知识;应诊医生给学生讲解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思路和方法。③培养师资,灵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加强师资培训,开展集体备课,教学方法交流讲座等多形式的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多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3 设置灵活考核评价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不仅要有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要建立与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每门课程的评价方法由教师组集中讨论研究,根据课程特点灵活掌握,但必须在学期开学前出台方案
2.4评价体系设置指导原则:要打破以前以期末考试定输赢的传统,评价方式与课程教学方法相统一,且评价体系的制定要有助于学生从考试分数中解放出来,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针灸专业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①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除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外,同时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要的不是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而是得出答案的途径和理由,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与之相应,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量的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 。②新课改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处事方式、合作程度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等都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⑨新课程体系下的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传统模式下都是教师对学生评价,这只能体现
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一部分,不能体现学生全面立体的综合能力,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能力、互助精神、学习态度等都是教师体察不全的,需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3结语
针灸推拿专业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更好地做到针灸推拿专业学术的有效继承和完美创新,培养21世纪的特色人才是针灸推拿专业课程改革、建设的重要目标。改革、建设针灸推拿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是针灸推拿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点内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