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汗出可遍身的现代科学依据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时间:2012-12-13 07:42:00
  • 核心提示:  “遍身微汗”是笔者首倡的广汗法的治疗目标。对于“微汗”的原则质疑不多,但是对于“遍身”,一些医者和患者却因为自身某些部位不会出汗而产生了怀疑,诸如:下半身会出汗吗?小腿前面也会

      “遍身微汗”是笔者首倡的广汗法的治疗目标。对于“微汗”的原则质疑不多,但是对于“遍身”,一些医者和患者却因为自身某些部位不会出汗而产生了怀疑,诸如:下半身会出汗吗?小腿前面也会有汗吗?手背上也能汗出吗?头顶也会有汗出吗?……

      为了给大家一个更明确的答案,笔者翻阅了《现在皮肤病学基础》(2010年第2版),以下是此书中一些内容的汇总,希望大家从中能找出汗出可“遍身”的答案。

      1.外泌汗腺(以往曾称为小汗腺,本文中仍按习惯称为小汗腺),因为其结构上具有腺管,可以直接将分泌的腺体排出,因此,现在以外泌汗腺命名。外泌汗腺在胚胎期仅存在于一般哺乳动物的足底,从种系发生的观点看,在人类除掌跖部位以外,其他部位存在的小汗腺均是以后进化发生的。

      2.小汗腺遍布全身绝大部分的皮肤中,除了口唇、鼓膜、指床、乳头、包皮内面、龟头、小阴唇和阴蒂等极少部位外其他部位均有。手掌、足跖和腋窝小汗腺最多,其次为头皮,躯干和四肢的皮肤,屈侧比伸侧多。成人皮肤上的小汗腺200万~ 500万个,平均每平方厘米有143~339个,它因人种、年龄、性别及部位等有所不同。

      3.小汗腺按其生理活动状态可分为活动状态小汗腺及休息状态小汗腺。在室温条件下,只有少数小汗腺有分泌活动,多数处于休息状态。当外界温度升高到32℃以上时,活动状态小汗腺增加。身体各部位活动状态小汗腺的数目是不一致的。如气温高于临界水平(31℃~32℃)时,则全身皮肤可见到或多或少的突然出汗,称为显性出汗。当气温低于临界水平时,汗腺分泌只能在显微镜下可见,称为不显性出汗。后者肉眼看不见,这不仅是因为汗珠太小,而且由于“汗”刚出表皮即被蒸发。

      4.各部位汗腺的平均分泌量以躯干部为最强,头部、额面次之,四肢特别是掌跖处更弱。掌跖处汗腺密集而发汗量少。一般体部的汗腺为温热发汗,与体温调节有关。与体温调节无关的掌跖发汗相比,后者汗腺分布密集度小而发汗量大。

      5.除了外界气温的变化引起的出汗外,出汗还有精神性排汗(常发生在手脚心、手背、头面及颈部,其次在前臂、小腿及躯干)、由饮食辛辣、热烫食物引起的味觉性出汗(多发生于口周、鼻、面颈部及上胸部)等。我们可以应用多种手段配合以尽快达到“遍身微汗”的治疗目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