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徐浩——活血化瘀研究应注重创新思维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徐浩 时间:2012-05-16 10:26:00
  • 核心提示:
     

      活血化瘀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未来研究应如何深入,值得深思。我们认为:

      首先,活血化瘀研究应注重创新思维,只有不断创新,才会赋予一个学科恒久的生命力。水蛭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就是一个治疗观念的重大转变。过去都认为脑出血急性期应慎用活血化瘀药物,西苑医院在上世纪70年代即开始把水蛭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上,并从实践中体会到,尽早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促进血肿吸收,促使病人康复。我们最近观察了川芎、赤芍、丹参、三七、桃仁、酒大黄6种活血药物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显示酒大黄在稳定斑块方面综合作用最佳,结合酒大黄的作用特点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认识,我们提出了“活血解毒一一抗炎——稳定斑块”的新思路,开拓出新的应用前景。

      其次,现代医学进展所暴露出的新问题,也为活血化瘀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切入点。如治疗性血管新生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一些活血化瘀中药如降香、当归、三七、麝香保心丸、通心络等已发现有良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这些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肿瘤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实属必要。干细胞移植为心肌梗死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活血化瘀中药对干细胞移植后的炎症反应、局部微循环血供、细胞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有无作用,能否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都值得深入研究。

      此外,活血化瘀药理研究工作应结合具体病证,研究其作用靶点。活血化瘀新药开发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加强其研制过程中的科技含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