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从脾肾论治腹膜纤维化

  • 来源:中华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1-08-16 08:40:00
  • 核心提示: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与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相比,具有价格低廉、节省资源、操作简便及早期生存率和保护残余肾功能较佳的特点。虽然腹膜透析技术不断改进,但在1~4年内,仍有约3%~36%的病人出现腹膜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与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相比,具有价格低廉、节省资源、操作简便及早期生存率和保护残余肾功能较佳的特点。虽然腹膜透析技术不断改进,但在1~4年内,仍有约3%~36%的病人出现腹膜超滤衰竭,而腹膜纤维化是导致腹膜超滤衰竭的主要原因。由于防治腹膜纤维化的药物多处于研究阶段,人们把目光转向中医药。综合近年的相关研究,具有扶正或活血功效的中药及其制剂如黄芪、丹参、川芎嗪等可多靶点干预腹膜纤维化过程。

      那么,如何从中医找到防治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理论切入点呢?腹膜透析是在腹腔内放置一根腹透管,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通过扩散和渗透原理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由透析液中补充必要的物质。可见,腹腔及腹膜,是腹膜透析得以进行的场所。《黄帝内经》指出“脾主大腹”,明确提出了脾在腹腔组织及其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腹膜的转运功能与脾功能有密切相关性。在腹膜透析过程中,腹膜透析患者腹腔中每天要灌入大量的腹透液并要留腹一定时间,这样就人为造成水湿困脾的病理局面。日久脾主运化功能不及,导致腹透患者透析效能减低,超滤减少,临床症状及营养状况改善不佳,最终,可能出现腹膜超滤功能丧失。

      另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本虚多属脾肾亏虚,而脾肾亏虚是痰、瘀产生的主因。脾失输布,不能“升清”,肾失开合,不能“泌浊”,故湿浊或痰湿内停,停而成饮,凝聚成痰。慢性肾脏病病程中见胸闷脘痞,纳呆,恶呕,身重困倦,甚至神识昏蒙,均为湿浊或痰湿作祟的表现。慢性肾衰竭患者病程较长,可因脾肾气虚无力推动致瘀,或脾肾火衰,温煦无权而致瘀,或阴虚火旺灼血为瘀,或湿浊痰阻,气机不畅,郁而成瘀。所以慢性肾衰竭患者瘀血证候极为多见,症状常见面色黧黑或晦黯,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局部固定性疼痛,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痰湿和瘀血之邪在慢性肾衰病程中广泛存在,因此,当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在外邪侵袭、药毒、内伤等因素影响下,痰湿和瘀血之邪易在腹腔受损络脉处停聚、互结,日久则积于腹部络脉,使腹腔络脉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病理表现为腹膜纤维化。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从补益脾肾入手,化痰祛瘀为法来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研究初步显示,健脾益气,化痰祛瘀中药可以改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和营养状况,提高腹膜透析治疗效果,拮抗腹膜纤维化,保护腹膜功能,延长腹膜透析时间,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