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蒙丽华:古方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 时间:2009-12-02 09:24:00
  • 核心提示:  口咸  患者,女,67岁,2008年3月8日初诊。自诉El咸20余载,曾用中西药无效。诊时患者面色微黑,精神不振,但饮食正常,二便尚可,舌淡苔白脉沉弱。证属肾气虚弱,肾液上泛,方用金匮肾气丸化裁。药用:生地黄10g,枣皮10g,山药15g,茯苓1

      口咸

      患者,女,67岁,2008年3月8日初诊。自诉El咸20余载,曾用中西药无效。诊时患者面色微黑,精神不振,但饮食正常,二便尚可,舌淡苔白脉沉弱。证属肾气虚弱,肾液上泛,方用金匮肾气丸化裁。药用:生地黄10g,枣皮10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gg,牡丹皮gg,知母gg,黄柏gg,肉桂5g,枳壳12g,郁金10g,惹苡仁15g。5剂后感觉口咸好转,效不更方,再进5剂,口咸顿然若失。随访3个月,再未出现口咸之症。

      按:口咸之症临证少见,观前医所用之方多从脾胃论治,本证当属肾气虚弱,肾液上乘,故投以肾气丸滋补肾气,使肾气充足,气化肾液,口咸乃愈。

      小便频数

      患者,女,42岁,2007年6月3日初诊,小便频数20余天,夜间尤甚,少腹拘急胀满,尿少,有时数滴,夜间起夜10余次,患者苦不堪言。西医诊为泌尿系感染,经用抗菌消炎等药治疗疗效不显,某中医以八正散等药治疗1周,但服药后,胀满更甚,小便益频。诊时:患者面白神疲,纳食减少,口淡乏味,舌淡苔白,脉细弱。经查血尿常规正常。证属阳气虚弱,膀胱气化失司。方用五苓散合六一散化裁。药用:桂枝gg,白术15g,炮附子6g,泽泻10g,猪苓10g,滑石30g(布包),茯苓15g,甘草6g,白茅根30g。服药5剂,尿频逐渐好转,小便通利。按:本证阳虚之证显见,前医陷入西医“炎症”当用清热解毒的误区,而误用八正散之辈,完全离开中医辨证论治之精髓,经查患者血尿常规正常,就是本证并非“炎症”之佐证,即便是血尿常规异常,证明有“炎症”也并不是必用清热解毒之药,临床屡见有用温阳药“消炎”的报道。

      阵发恶冷自汗

      患者,男,73岁,2007年10月3日初诊。自诉1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阵发性恶冷自汗,汗出时全身酸楚不适,日数次。曾以为是感冒未愈,续静滴消炎及抗病毒药物,药后即感症状些许减轻,但仍时发恶冷自汗,后在某医院中医诊治,用药10余剂罔效,后又延余诊治,就诊时患者面白神疲,精神萎靡,仍诉阵发恶冷自汗,日数次,口干微咳,舌苔薄白,脉浮弱。证属太阳少阳合病。治常和解表里,调和营卫。方用柴胡桂枝汤化裁。药用:柴胡10g,黄芩9g,太子参15g,大枣5枚,生姜3片,甘草6g,桂枝9g,白芍9g,半夏10g,黄芪15g,白术15g,防风9g,杏仁gg,桔梗12g。3剂后恶冷自汗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再进5剂,诸症悉除,随访半年未发。按:本证当属太阳表邪未解,营卫失和,由于机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邪入少阳,治宜表里双解,调和营卫。但西医不识此证,一味消炎抗病毒,徒劳无功。前中医按气虚外感诊治10余剂又无效,因未抓住太阳少阳合病的契机,故而未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