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加术汤是仲景《金匮要略》中主治“湿家身烦疼”的方剂。笔者循古训而不泥古,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随证加味,在对风寒湿痹型风湿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疗效。
1治疗方法
急、慢性风湿病,属风寒湿痹者,除热痹外均可应用麻黄加术汤加味治疗。处方:麻黄6g,桂枝9g,甘草6g,生白术9g,羌活9g,独活9g,桑枝9g,宣木瓜15g.风胜行痹者加防风9g;寒胜痛痹者加附子6g,干姜6g;湿胜着痹者加防己9g,茯苓12g;痹证日久,气血虚弱者加熟地15g,党参15g,当归12g.黄芪18g。用法:水煎服。
2典型病例
例1刘某,男。60岁,农民,2007年4月28日初诊。四肢大小关节疼痛10年。因长期田间劳作,感受风寒湿邪,邪气流注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四肢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双膝关节肿胀,活动不利,有冷感,双手指关节畸形,向尺侧偏斜,活动不利,晨起为甚。伴自汗,纳采乏力,苔薄白,脉沉缓。血清RF(+)。诊断:西医:类风湿性关节炎(三期)。中医:风寒湿痹。治则:解表、祛湿、通络,佐以补肾、益气养血。处方:麻黄6g,桂枝9g,杏仁9g,甘草6g,白术12g,羌活9g,独活9g,桑枝12g,木瓜15g。熟地15g,当归12g,黄芪18g,川牛膝12g。水煎服。期间随证加减共治两月,服50余剂,病人疼痛渐无,诸症若失。
例2许某。男,29岁,2007年10月20日初诊。腰背部沉重疲痛2月余。因酒后醉卧湿地引起,经多方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腰背部沉重紧束感,酸楚疼痛,平时活动尚无限制,每遏阴雨天气加重,活动不利。局部无红肿,自觉怕冷,得温症减,伴有纳少乏力。舌淡苔白腻,脉弦缓。实验室检查(AS0、ESR、CRP、RF、X线)均无异常。诊断:西医:风湿性肌炎。中医:风寒湿痹(着痹)。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处方:麻黄6g,桂枝10g,杏仁9g,甘草6g,白术12g,羌活9g,独活9g,木瓜15g,桑枝12g。薏苡仁15g,茯苓12g,防己9g,熟附子6g。服6剂后症状大减.惟阴雨天时腰部隐痛,守方继服12剂症状消失。
3体 会
风湿病是指累及骨骼、肌肉及其附件和软组织的一组疾病的总称。《素问·痹证篇》中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指出了风、寒、湿邪是本病的根本原因。麻黄加术汤加味即是针对风湿病的原因组方而成的,方中麻黄汤发汗解表,散寒祛湿而除痹,但治馨不宜过汗,故加白术,既可健脾祛湿,又可固护肌表,使“微似汗’则风寒湿邪俱去,另加羌活,入太阳经,能散表寒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二药相合则一身之风湿尽去。木瓜、桑枝能舒筋活络而祛里湿。诸药合用,功效显著,不失为治疗风寒湿痹之良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