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常见于胃肠神经官能症以及某些疾病所致的膈肌痉挛。笔者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每遇重病、久病所致顽固性呃逆运用常规的温中祛寒、解郁、化痰等法不能取效时改用都气丸加减治之,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屡试屡验。现举2则案例供同仁参考。
1 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男,79岁,退休干部。2006年9月10日以发热待查收住内科,入院后以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2 d,发热不降,但呃逆频发,应用舌下点滴异丙嗪及针灸治疗均无效,邀余会诊。查:神志清,精神差,面色潮红,呃声低沉,声短而频,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数。论断:呃逆。辨证:患者年事已高,精血亏虚,复因发热及应用解热药导致气阴两虚所致。给以都气丸加减:熟地黄15g,山药12g,牡丹皮10g,泽泻10g,山茱萸15g,五味子30g,丁香20g,沉香10g,代赭石30g,甘草6g。2剂,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服药1剂后,呃逆减轻,可以间断3~4 h不呃逆。服药2剂后,呃逆止,未再复发。
案例2:患者,男,56岁,农民。2007年10月以多发性脑多发性脑梗死入住本院神经内科,半月后出现呃逆,以多种方法治之无效,邀余会诊。查: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晦黯,喉中痰涎壅盛,呃逆频发,声音低沉,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而厚,脉沉滑。诊断:呃逆。此乃脾肾两虚。肾不纳气,痰浊中阻,气逆而上所致,给以都气丸加减治之。药用:熟地黄l0g,炒山药24g,山茱萸15g,牡丹皮12g,泽泻10g,五味子30g,丁香20g,半夏20g,石菖蒲12g,代赭石30g,甘草6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服药1剂,呃逆减轻,口中痰涎明显减少,服3剂后,呃逆止,精神好转,但停药3 d呃逆又发,守方继服5剂后呃逆未见复发。
2体会
《医宗己任编》载有“都气丸主治肾阴虚而发喘,面赤呃逆者,用以纳气平喘”。《医宗金鉴》日:“肾虚呃逆用都气。”都气丸是由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组成。其中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五味子敛气。笔者临证常加丁香温中降逆;沉香以降气;代赭石重镇降逆:半夏化痰止呕。全方共奏滋阴补肾敛气、温中降逆之功。只要辨证准确,都气丸加减治疗呃逆有确切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