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闫晓梅:小儿临床应用中药灌肠要点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5-31 11:17:00
  • 核心提示:  中药灌肠法是将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或点滴入大肠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即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开创了中医直肠给药的先河。因其给药方法不受病人吞咽功能和上消化道的影响

      中药灌肠法是将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或点滴入大肠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即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开创了中医直肠给药的先河。因其给药方法不受病人吞咽功能和上消化道的影响,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成为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特别是儿科中药灌肠替代口服给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直肠点滴法两种。

         操作方法

         1.少量(<50m1)保留灌肠时,可将药物抽入注射器内,空针乳头连接头皮针,将头皮针针头剪掉,排尽空气,滑润头皮针前端,插入肛门内深度根据儿童大小插入2~5cm为宜,将药液缓慢注入肛内即可。

         2.大量(>50ml)保留灌肠时,将药物倒入清洁的盐水瓶内,盖紧橡皮塞,套上网套挂在输液架上,取出输液器剪去头皮针针头,将输液器插入盐水瓶内排气备用,使患儿取右侧卧位,抬高臀部,润滑头皮针前端,插入肛门内深度以5~lOcm为宜,打开调节开关滴速调节在30~60滴,滴净后拔出头皮针,整理用物,协助患儿取舒适卧位。

         优点

         1.直肠给药要比口服给药吸收更快、吸收更有规律,治疗作用维持时间长,疗效也更可靠,并且灌肠疗法简便易行,无并发症。

         2.能够符合辨证论治要求,可将辨证所选方药注入直肠直达病灶或经吸收后再布散于全身以发挥整体的治疗作用。

         3.解决了大部分小儿觉得中药苦、吃药难和打针不配合的难题,深受患儿家长的青睐。

         4.有利于保持药物性能和提高疗效,直肠给药吸收量比口服给药吸收量大,与静脉给药吸收的总量无区别,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给药增加100%,中药直肠给药能加速奏效时间,提高疗效,且药物吸收部分不通过肝脏和胃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和胃中发生化学变化而改变药物性能,同时也可减少药物对肝脏和胃的毒性和副作用。

         适用范围

        小儿脾虚夹滞型的厌食、食积、便秘、感染性腹泻、发热实热或痰壅型咳嗽(包括扁桃体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