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刀口经久不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病人感到非常痛苦,很多医生对此也束手无策。中医中药通过调理全身、增强人体抵抗力,对促进刀口的修复和愈合有着独特的疗效。只要辨证准确,方法得当,临床上有满意的效果。故术后中医调理很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治法:
益气健脾法
中医认为“气者,人之根本”、“脾者,运化之官”。人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这些都与“气”和“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历代名医很重视“气”与“脾”对病后康复的重要作用。如“世未有正气复而邪不退,亦未有正气竭而命不倾者。”、“脾为后天之本”。不论什么疾病,都应照顾到加强脾的运化功能和重视元气的调摄与培补。手术后的伤口经久不愈,与气虚脾弱有很大关系。手术对人体是一个很大的创伤,刀口疼痛如锥刺,寝食难安,大伤元气,影响脾胃功能,对气血流通也是很大的损害,刀口经久不愈,迁延日久,气血亏虚,食少神疲,形体羸瘦,尤应培补脾气,助其化源。
手术病人如果身体羸瘦、面色腊黄、精神萎靡、神情倦怠、胃纳不佳、少气懒言,且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者,可用一些补脾益气的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等进行加减,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增进食欲,增强体质,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
养阴清热法
病人手术过程不仅耗气,而且伤阴。对手术伤口长期不愈,有每入夜即盗汗、精神不振、脉细沉弱、失眠多梦者,可以用一些滋阴清热、固表敛汗的方剂,如当归六黄汤合牡蛎散加地骨皮、白芍、知母、麦冬等。还可加一些宁心安神的药物,如柏子仁、龙骨、枣仁等效果更好。
和营通络法
有些手术病人刀口貌似已经好了,但刀口两侧和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拒按,严重者夜不能寐,疼痛难忍,精神痛苦,影响伤口的愈合。这是因为手术创伤,造成伤口局部气血阻滞,瘀血稽留,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其实就因为手术损伤引起的营卫不和。可以用调理气血、和营通络的方法来消瘀止痛,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疼痛,促进刀口愈合。可以用血府逐瘀汤、仙方合命饮、复元活血汤等方辨证加减。这对于刀口局部红肿疼痛者有很好效果。
清热解毒法
伤口迟迟不能愈合是由于细菌感染,特别是顽固的绿脓杆菌,较为普遍。刀口红肿,有脓肿,脓液流出,伤口发热,有痒痛的感觉。这时内服清热解毒的中药,也能有效控制刀口的继发性感染,能促进炎症的消退和吸收。可以用银花解毒汤、黄连解毒汤等。现在多加蒲公英、银花、鱼腥草、夏枯草等。这些方法如果辨证得当,效果非常显著。上述方法,要根椐各人的情况,辨证施治,灵活掌握,才能真正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