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程广里:喘证可由脾胃生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程广里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 时间:2009-03-14 08:00:00
  • 核心提示:  古今论喘者无不注重肺肾二脏,而近代名医张锡纯却独具慧眼,在其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明确指出:“喘息一证当责之脾胃”,其立意之新颖,对后世启迪尤大,现就此观点予以探讨。  脾虚胃逆 痰湿迫肺  张氏

      古今论喘者无不注重肺肾二脏,而近代名医张锡纯却独具慧眼,在其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明确指出:“喘息一证当责之脾胃”,其立意之新颖,对后世启迪尤大,现就此观点予以探讨。

      脾虚胃逆  痰湿迫肺

      张氏谓:“痰郁肺窍则作喘,肾虚不纳气亦作喘。是以论喘者恒责之肺肾二脏,未有责之脾胃者。不知胃气以息息下行,有时不下行而转上逆,并迫肺气亦上逆即可作喘”。说明脾病不能升清降浊,胃气逆而上行,挟迫肺气随之上逆而喘息作矣;脾病则运化失权,聚湿生痰,痰饮内蕴,气血失其常度,亦可上逆迫肺致喘。此种喘息必兼有饮食减少、乏力、便溏、面黄肌瘦,脉弦或弱等一派脾胃虚弱征象。治当健脾益胃、化痰定喘,其创制“滋培汤”,验之临床每获奇效。

      冲气失和  胃气逆肺 

      张氏指出:“有时肾虚气化不摄,则上注其气于冲,则冲气又必上逆于胃,以冲上连胃也。由是,冲气兼挟胃气上逆,并迫肺气亦上逆矣,此喘之所由来也”。说明肾虚肝弱,以致纳气不利,冲气上干,挟胃气上逆迫肺而致喘。这一观点正是对肾不纳气的具体解释与补充完善,并制定了“薯蓣纳气汤”,方中用地黄、山药以补肾,山萸肉、龙骨补肝即以敛肾,芍药、甘草酸苦化阴,合之柿霜之凉润多液;苏子、牛蒡子清痰降逆。此外,张氏尚创制参赭镇气汤益气化痰、镇冲定喘。

      脾湿胃郁  饮渍肺窍

      其在书中写道:“心肺阳虚,致脾湿不运,胃郁不降,饮食不化精徽,变为饮邪,停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渍满肺窍为喘促,滞腻咽喉为咳吐粘涎。”此段文字阐明了由于心肺阳虚,导致脾虚胃郁而致喘促的病理机制。张氏创制理饮汤(桂枝、干姜、白术、茯苓、甘草、厚朴、橘红、白芍)以补益心肺健脾除饮。

      综上所述,张锡纯论喘着眼点在于脾胃,即脾胃自病可以致喘;肝肾不足,冲气挟胃气上逆迫肺亦可致喘;肝气、肝火致胃气上逆仍可作喘;心肺阳虚,脾湿胃郁,以致饮渍肺窍作喘,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药,究其用药特点总以调理脾胃为中心,又根据病机不同辅以补肝、益肾、疏肝、镇冲、利肺、温阳、化饮之品,促使脾气健运而胃气和降,痰饮清除而喘自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