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肝主筋脉颤震田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3-13 16:25:00
  • 核心提示: 颤证又称颤振、颤震、振掉,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内科书上一般分为“风阳内动”、“髓海不足”、“气血亏虚”以及“痰热内动”等证

            颤证又称颤振、颤震、振掉,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内科书上一般分为“风阳内动”、“髓海不足”、“气血亏虚”以及“痰热内动”等证型。临床实际很少见到以上单纯的证型,因此需要复合组方治疗。

            历来中医根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论述,多从肝风论治。除此以外,笔者认为更应该紧紧抓住“肝主筋脉’’的生理病理进行思考。颤震主要是经络筋脉的病变,经络筋脉的病变一般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一是肝藏血不足或肝肾精血亏虚无以濡养筋脉,二是瘀血阻滞经络,三是痰阻经络,皆使经络筋脉无从发挥正常的功能而生颤震。因此,对于一般的颤证,可以从平肝熄风、补血或滋养肝肾精血、活血化瘀、化痰等四个方面着手组方进行治疗,亦即基本涵盖教科书上的四个证型的治疗方药。黄某,女,76岁,2005年4月27日就诊。主诉:最近出现手抖、头摇,不能自主,兼胸闷,舌麻,自觉面部肌肉绷紧,目糊.舌淡红、舌下静脉瘀曲显露,苔薄,脉小弦滑。无高血压病史。诊断为颤证,痰瘀阻络,肝风内动;治宜养血活血,化痰通络,平肝熄风;补阳还五汤与小陷胸汤为主加味:黄芪30g,桃仁12g,红花6g,地龙6g,赤白芍各12g,当归30g.川芎12g,丹参18g,全瓜蒌30g,半夏12g,黄连6g,天麻12g,葛根30g,钩藤12g,珍珠母30g,淫羊藿12g,7剂。二诊(5月4日):手抖头摇及胸闷减半,原方继服7剂。半年后随访得知,当时服药两诊合计14剂后,手抖、头摇、胸闷全部消失,至今无异常。其间并未服用任何其它中西药物。

            风性主动,手抖、头摇、目糊乃属肝系风动;胸闷、舌麻、脉小弦滑示有痰;舌下静脉瘀曲显露示有瘀血。老年体衰,气血渐显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而生内风;另一方面,血少则涩.血瘀夹痰阻滞经络,筋脉失却约束,故手抖、头摇、面肌绷紧。以补阳还五汤加丹参活血化瘀,兼益气养血;小陷胸汤化痰;天麻、钩藤、珍珠母、葛根(包括地龙)熄风平肝。至于淫羊藿,《医学入门》云其能“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有补肾之功,无助阳之弊。一方面由于组方合理,另一方面也许由于病浅未       

    深,故获痊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