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曹东义:“合而治之”与“分而治之”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3-11 14:13:00
  • 核心提示:  在讨论中西医思维方式区别的时候,以往强调中医依靠整体综合,而西医注重分析还原,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中医里边也有分析还原的方法,比如对于人体的躯干和四肢,中医也要运用解剖分析的方法,划分五脏六腑、皮脉

      在讨论中西医思维方式区别的时候,以往强调中医依靠整体综合,而西医注重分析还原,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中医里边也有分析还原的方法,比如对于人体的躯干和四肢,中医也要运用解剖分析的方法,划分五脏六腑、皮脉筋骨肉,界限分明,而不是混沌不分;西医的解剖也是从人的整体性出发,不断地深入解剖组织细胞,并试图重新构建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神经、免疫、内分泌体系的建立,就是以整体论思想为指导的。中西医尽管都有分析与综合,整体与还原的方法,但是,其临床思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突出的表现在对于疾病的治疗上,中医强调“合而治之”,而西医重视“分而治之”。

      假如一个头痛的患者,中医接诊的时候,尽管也要运用分析的方法,区分其是外感头痛,还是内伤头痛;分析其气血、寒热、虚实的不同;分析其所属经络脏腑的区别,然后加以治疗,似乎运用的都是分析的方法,与西医的分析方法大同小异。但是,中医的分析,为的是综合,是把全部的证候表现都囊括进来,这还不够全面,还要进一步考虑病人的饮食、睡眠、气力、情绪、气候等因素,也就是把全部信息都纳入进来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最符合病人实际状况的正确判断。当然,这些信息有主次,抓主证的辨证方法在中医临床上就是应用这些。但是,西医抓主证分析病情,比中医做得更彻底。

      西医见到头痛的患者,也是运用分析的方法,要区分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血压、炎症、肿瘤、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原因之中的哪一种,然后就做一系列的检查,要一一排除疑似者,所运用的“去伪存真”的排除法,就是要排除各种临床表现,找到最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在中医看来都有关系的症状,在西医这里只有作为线索的意义,在确定诊断的时候,这众多的症状都是很肤浅的现象,没有多少诊断意义,一旦内在的病灶、病理关键因素找到了,这些症状就会迎刃而解。

      中医的“合而治之”与西医的“分而治之”诊疗思想,在临床工作中的冲突是很严重的。因此,西学中人员、中医的新毕业生们可能一直处于很矛盾的选择之中,想找一个治疗某某病的秘方,一直找不到,所以就希望扩大样本,多筛选一些“有希望”的方剂,用“循证医学”来发现“真正能治病”的药方。这种天真的想法屡屡碰壁,关键是对于中西医的临床思维特点认识不足。

      “合而治之”可以充分利用人体的自组织能力,而不至于顾此失彼,使人体的自调节、自修复能力达到最大化、最优化,使病人从偏离健康的疾病状态,重新回到生理的和谐状态,并维持这种健康的状态。

      “分而治之”面临方法论的困难,因为即使是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降压药也有几大类,选择哪一种最合适,也需要因人因时而异;是用一种药物,还是几种药物合起来使用,也不是用理论推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更何况,高血压只是一种结果,而不是最初的原因,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也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非常复杂的多因素调节的结果。

      “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合而治之”,其背后有着统筹解决的智慧;“分而治之”尽管方便快捷,却控制不了一因多果或者多因一果的复杂局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