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李贵满:病位在心 其本在肾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贵满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时间:2009-02-07 15:17:00
  • 核心提示: 65岁的王先生,患冠心病,顽固性心绞痛、高血压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疾病10年,使用氧疗、扩冠、降压、降糖、降脂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在加用参附注射液,口服“温阳化瘀汤”后,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吉
            65岁的王先生,患冠心病,顽固性心绞痛、高血压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疾病10年,使用氧疗、扩冠、降压、降糖、降脂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在加用参附注射液,口服“温阳化瘀汤”后,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李贵满认为其:

      王先生患病10年来,每次发作,心痛欲死,胸憋如窒,心悸气短,呼吸困难,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手足厥冷,不能平卧。每次发作持续20~30分钟不等,每年都曾多次反复住院治疗。开始病情尚能有所控制,近1年来,病情明显加重,发作时症状难以控制。平时,稍有活动既有心悸气短,心前区闷痛。曾做“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并无明显狭窄;又作了射频消融术,试图消除心律失常,但症状均无显著改善,故而寻求中医药治疗。

      接诊后,经祥询病史,细察脉证,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心肾阳虚,气血凝滞)。在氧疗、扩冠、降压、降糖、降脂、改善心肾及甲状腺功能等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施以温阳益气,化瘀通脉法治之。静点“参附注射液”,口服自拟“温阳化瘀汤”。2周后,上述症状、体征既有所改善。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发作次数、程度、性质等均有改观;2月后,上述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生活已能完全自理。

      我认为,胸痹是指胸部憋闷疼痛,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胸痹之病因离不开虚。虚,包括阳气虚与阴血虚。阳气虚,则不能温运血脉,无力推动血液畅行;阴血虚,则不能濡润脉道而挛急,两者均可致血脉瘀滞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胸痹。本病病位虽在心,但其本在肾。肾阳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宗气不足,脉道不充,故见气短乏力,甚则不能平卧,脉来迟缓或结代或沉微欲绝;阳气不达四末,则手足厥冷。心阳虚衰,营卫失和,卫外不固,汗液大泄,则大汗淋漓。气血凝滞,不能上荣于面、唇,则面色灰白,口唇发绀。方用附子、肉桂相伍,温壮心肾之阳气,回阳救逆,补虚固脱;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与五味子、麦冬为伍,组成生脉散,以振奋心阳,养心复脉;黄芪升补宗气,助人参、附子、肉桂三药温阳益气,通经复脉;甘松、延胡索、石菖蒲理气行瘀、宣痹止痛。为防大量温阳燥烈之品耗损正气,故佐以麦冬、五味子以滋阴敛气,以辅阳气之生,制温阳之燥,配合参附注射液以增强温肾助阳之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