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吴力强:跟师临证随感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力强 苏州太仓市中医院 时间:2009-01-14 17:01:00
  • 核心提示: 看着医院里一个个轮转的实习生,不禁想起去年这时候的自己,和去年相比自己已经成长不少,现在踏上工作岗位已四个多月,对于中医临证学习,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门诊跟先生抄方侍诊,每天病人都一大早来排队看病,一
       看着医院里一个个轮转的实习生,不禁想起去年这时候的自己,和去年相比自己已经成长不少,现在踏上工作岗位已四个多月,对于中医临证学习,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门诊跟先生抄方侍诊,每天病人都一大早来排队看病,一个不大的诊室挤满了病人,都是冲着先生而来,有本地的,有专门从上海、昆山赶来的,更有的是从安徽慕名而来;有脾胃不好、有感冒咳嗽、有肿瘤术后,有患妇科疾病的。来这里他们基本上都是想吃中药治疗,每天的耳濡目染使我对祖国医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每天先生给我提供了许多看病的机会。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我深知一名年轻中医早入门的重要性,在每天和病人一对一的交流中,发现和书本上相差很大,在复杂的病症中如何辨证、如何用药是我需要学习的。一次,一个40来岁的中年妇女诉脘腹胀满、嗳气泛酸、口腻发苦、多梦易醒、腰背酸楚,观其舌红苔白腻,诊其脉弦,B超显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胃镜显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刚上临床的我不知道从何入手,有脾胃湿热,有心神不安,有肝肾不足,用半夏泻心汤?还是酸枣仁汤?或是知柏地黄丸?心里没数,先补肝肾还是先清湿热,好像都很重要。痼疾加卒病当先治卒病,表里同病,里不急先解表,这些理论都知道,可是临到用药却举棋不定。在先生的指导下,我先用运脾和胃、清热化湿的方子,芩连平胃散和柴胡疏肝散,把她的脾胃湿热清了,再解决其他病症,结果脾胃健运了,湿热除了,舌苔化了,夜寐也安了。先生说如果先补肝肾则易助湿,脾胃就难清,夜寐就难安,通过一个病案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就知道以后怎样加强学习,老师教人以法度,在不断的积累中要有自己的经验才行。其实每一味中药就像一个士兵,自己不知道每个士兵的特长又怎么会排兵布阵打胜仗呢?不光如此,五脏六腑都有偏好,肝喜条达,用辛散的药物是如肝所愿,所谓适其本性为补,用药也一样,每个药物的特性,要心中有数,辨证准确,病人吃了才舒服,才能治病。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我晚上会写下白天看过的病案体会,特别是先生用红笔改过的地方会反复推敲他的用意,在我跟随老师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深刻的体会是:多临床、多思考、读经典,每日必有一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