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2008运气之我见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岳 妍 时间:2008-02-13 10:19:40
  • 核心提示:  运气学说的立论基础是“天道—气化—物候”规律,天道指宇宙天体的运转,气化即由此而产生的阴阳气化。物候是生物、非生物的应答性反映,包括生物的生理反馈及病理变化。三者关系是气化、物候统一于宏观天道,正如运气七
       运气学说的立论基础是“天道—气化—物候”规律,天道指宇宙天体的运转,气化即由此而产生的阴阳气化。物候是生物、非生物的应答性反映,包括生物的生理反馈及病理变化。三者关系是气化、物候统一于宏观天道,正如运气七篇所曰:“……形精之动,犹根本与枝叶也”。

      运气周期的独特价值在于既有正常气化周期,又有异常气化周期,即所谓“常”、“变”周期。其中“常”气化周期属于主运主气周期,反映常规气化。“变”气化周期则属于客运客气周期,反映特殊气化,两种周期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为因果关系。充分体现了运气的周期特色,为中医的时间医学奠定了基础。

      大运主司一年的气候,来源于干支甲子表。主气为一年四季中固定不变的常规气化。由六气组成即风寒湿热燥火。其中火分为君火和相火。主气在一年中分为六步,客气中司天之气影响上半年气化,在泉之气制约下半年气化。

      2008年为戊子年,火运司岁(戊癸化火)。

      1.全年气化  戊子年为阳干太过之年,即火运太过,又逢司天之气为少阴君火(子午少阴君火),大运为阳干太过,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皆属火,故戊子年为天符年,为运气太过,气化太盛之年。

      又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故根据上述两个因素决定了全年气化以火运为主。上半年气化,因少阴君火司天,气候偏热,“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下半年阳明燥金在泉,气候偏燥。“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 

      2.病候特点  上半年气候燥热,故多为心肺受病:“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烦热,嗌干,右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疡、胕肿,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   ,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下半年燥金气盛,克伐肝木,故肝胆受病,经云“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瞑。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3.阶段气化

      初之气(大寒—春分)  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太阳寒水。因客气为太阳寒水,故早春气候偏寒。

      其物候特点为“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王冰注:“太阳居木位为寒风切冽”,张景岳注“寒水之气,客于春前”,故云“阳气郁”。

      其病候特点“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椎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张景岳云:“此皆寒气之病。然少阴君火司天,又值二之主气,故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笔者认为因受客气太阳寒水的束缚,阳气不能正常地由收藏状态转为升发状态,冬天过渡到春天这个过程比较缓慢,让人觉得春天来得比较晚。寒邪外束,阳气内郁,阳气必须冲出阴寒的束缚,才能实现阴阳顺接,故有可能出现厥热胜复的病机机转,此阶段忌用下法,可以厥阴病主方乌梅丸作为备选方加减。

      二之气(春分—小满)  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厥阴风木。此阶段气候逐渐变暖,多风。

      其物候特点为“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张景岳注:“风木之客,加于君火之主,故阳布风行,春气正,万物荣也。司天君火未盛,故寒气时至,木火应时,故民气和”。

      其病候特点为“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此为君火之病。

      此阶段符合春夏“阳生阴长”的特点,应注意养阴柔肝,防止阳气升发过度。另可选用左金丸,一方面黄连泻心火,另一方面泻心、左金以平肝。

      三之气(小满—大暑)  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少阴君火。此阶段气候炎热。

      其物候特点为“天政布,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张景岳注:“客气君火司天,加之相火之主,故大火行,庶类蕃鲜。火极水复,热极生寒,故寒气时至”。

      其病候特点为“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张景岳注:“二火交炽,故病如此”。

      另外,此阶段暑热过度,容易并发泄泻、痢疾等疾病,预计肠道门诊的病人要多于往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齐下反痛,气游三焦,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因阳气升发过度,治疗应注意降阳气,导心火下行。对于咳喘患者,多为火克金所致,可选用麦门冬汤加减以培土生金。

      四之气(大暑—秋分)  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亦为太阴湿土。此阶段不同于2007年,2007年的四之气阶段气候燥热,降水少,因其客气为少阴君火,但秋分至小雪阶段雨水较多,因其客气为太阴湿土,经云其特点为“燥湿更胜”。而2008年四之气阶段雨水较多,气候潮湿。

      其物候特点为“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张景岳注:“客主之气皆湿土用事,故为溽暑大雨等候”。

      其病候特点为“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此为湿热之病。

      从阴阳升降角度来看三之气与四之气关系,三之气气候炎热,阳气蒸腾,此为“地气上为云”的过程,四之气降水较多,此为“天气下为雨”的过程,均为气化太过。

      五之气(秋分—小雪):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少阳相火。深秋至初冬阶段气候偏于温燥。

      其物候特点为“五之气,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荣,民乃康”。张景岳注:“畏火,相火也。时当秋收而阳气化,故万物荣,民乃康”。

      其病候特点为“其病温”。张景岳注:“时寒气热,阳邪胜也”。

      此阶段因少阳相火的加临,阳气收藏较慢,气候不会骤然转冷,相对2007年(丁亥年)来讲,该阶段气候温和,治疗应权衡木与金之间升与降的关系。

      终之气(小雪—大寒):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阳明燥金。此阶段天气转冷,干燥,预计气温低于2007年的冬天。

      其物候特点为“终之气,燥金行,余火内格”。张景岳注:“燥金之客,加于寒水之主,金气收,故五气之余火内格,而为病如此。格,拒也。寒气举,雾霿翳,皆金水之化”。

      其病候特点为“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霿雾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张景岳注:“病生皮腠,金之合也。内舍于胁下连少腹,金乘木也。金性寒,故寒中。”

      此阶段“阳杀阴藏”,阳气内收,连同夏天的火邪与初秋的湿邪一起收藏,而在外有太阳寒水的束缚,故云“余火内格”。治疗方面,在散寒的同时应注意清化内在的火与湿邪。因燥金之气偏盛,此时不宜选用左金丸治疗。另肝胆病变除疏肝理气助木之升发外,更应养阴润肺,以防肃降太过,如沙参麦冬汤等。

      笔者认为中医的整体观是把人放在宇宙、天地、自然之间的宏观辨证,人体的气化势必与天地间的阴阳气化形成一种气机感应。了解运气规律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指导治疗疾病,正如经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可以为工。”

      2008年客气示意图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