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徐远,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00年获两部一局颁发的出师资格证书,被认定为全国著
徐远,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00年获两部一局颁发的出师资格证书,被认定为全国著名老中医印会河教授的学术继承人。200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200名优秀临床中医人才之一。2006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荣誉称号。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代谢综合征等。
在首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徐远教授呼吁: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肥胖儿童的增多,导致我国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这些糖尿病患者疏于管理,中年即可以有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这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是许多重大公共卫生疾病的重要防治原则,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更是防胜于治。
徐远指出,防止青少年糖尿病,首先要居安思危、救其萌芽———对低体重儿注意健脾益肾。她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低体重儿易患糖尿病,其中以脾虚或肾虚体质的儿童居多。对“善病”者,不能任其发展,要居安思危、及早预防。宜从食疗、锻炼(因人而异)等方面制定可行措施,增强其体质,甚至使病理性体质转变为生理性体质。避免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日常生活要起居有时,必要时可以用中药来改善体质,酌情应用健脾的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和/或益肾的地黄汤类、左归丸、右归丸等,结合兼夹证候,灵活加减以弥补脏腑功能的不足,达到防病目的。
其次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对肥胖者宜扶正祛邪。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肥胖有关,患儿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同龄正常儿童;25%的肥胖儿童检出糖耐量异常。我国城市儿童肥胖率为12.7%,学龄前儿童肥胖率以9.1%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因此对超重及肥胖者,要及早采取措施,防患未然。对于食欲旺盛,体质较健壮,腹部比较坚实,症状不多的实胖者,以涤痰祛湿为主,酌情合用清胃、通腑、活血、利水等药物,方用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苍术二陈汤、胃苓汤、三仁汤、温胆汤等加减。对于食量不大,体质较差,腹部松软膨隆,年龄较大,兼有心慌心悸、胸闷、腰膝酸软、肢体沉重、气短乏力以及怕冷、怕热、手脚易凉等症的虚胖者,既要通过益气、健脾、温阳、调胃之法增强脏腑的运化功能,促进气化为主,又要兼用化痰祛湿、行水活血之法,祛邪为辅,还要照顾肾气,调整肝、胆、胃、肠的功能,协调气血阴阳,升清降浊。临床常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加减。
第三要救其已成、防微杜渐———对确诊糖尿病者要全面管理。徐远提倡防治儿童青少年型糖尿病,要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探求病因,辨明病性,整体定位。在疾病进程的各个阶段认准证候,把握分寸。以调节脏腑功能为主,健脾益肾顾护阳气,在调肝宁心宣降肺气的大原则基础上,注意协调寒热虚实、治热以寒不伤阳气,治寒以热不损阴精,补虚不敛邪,泻实不伤正。最终达到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协调,气血津液出入升降正常,寒温适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第四要科学养生、少食多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徐远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丁”、“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恣食肥甘厚味会损伤脾胃,引发消渴病。我国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吃得太多、太好;运动时间太少、运动量太小的问题。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减少儿童型糖尿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她指出节制饮食要:①合理控制总热能:根据血糖水平、身高、体重、体力劳动强度等各种因素调整所需热量,在保证儿童青少年营养发育的基础上维持理想体重。②摄取平衡膳食,各种食物营养合理搭配,热量分配比例恰当: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55%、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30%。③避免过多摄取高糖食物、肥腻及油炸等高热量食品,不暴饮暴食等(可以请医生根据体质不同及其他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食疗及药膳方案)。运动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体重,运动方式方法因人而异,要确保对正在生长发育儿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此外,徐远教授还强调,血糖控制不良时宜酌情加用西药。胰岛素是美国目前惟一由FD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的药物。其他药物对儿童是否安全尚在临床观察中。多数文献认为,双胍类药物优于磺脲类药物,尤其以二甲双胍为首选,它除了能降低总体血糖水平外,没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还能减低体重,同时还可以减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如果二甲双胍单一治疗经过3~6个月仍不能奏效,可以考虑酌用其他口服降血糖药物。总之,儿童青少年型糖尿病要及早预防,讲求步骤,方法得当。对于已患糖尿病者,一经发现,即尽早、全面管理。治疗目的是在保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重等达标的同时,使儿童青少年能正常发育,有良好的体能。(赵万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