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改善大环境化解中医成材难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江淑安 时间:2012-03-24 08:22:00
  • 核心提示:  前些年,许多名老中医呼吁要解决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问题,近年情况虽有所改善,但如果不从发展中医的战略高度来改变中医成材难的困境,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问题仍将存在,久而久之会影响中医的传承。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根据中

      前些年,许多名老中医呼吁要解决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问题,近年情况虽有所改善,但如果不从发展中医的战略高度来改变中医成材难的困境,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问题仍将存在,久而久之会影响中医的传承。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根据中医成材的特殊性和规律,深刻分析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中医成材的大环境。

      中医成材难的原因

      学习中医的难度大

      中医理论文字古奥,内容博大精深、充满哲理,学习需要有很好的文科基础、悟性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无论是院校学生,还是跟师的学徒,开始都得从中医基础理论学起,必须熟悉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熟记汤头歌诀。然而中医的基础理论,对初学者而言是枯燥、乏味、难懂的。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更是言简意深、其义难明,这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除了理论,在临床实践上,切脉是中医的重要诊法,对初学者来讲,更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中医讲求辨证施治,其规律灵活多变,不像西医直观,易熟悉易掌握,有些人甚至于一辈子也搞不懂。所以,没有持之以恒、刻苦学习的精神不行,没有很好的文科基础和悟性的人也难掌握要领。

      中医成材周期长、成名成家难

      一个西医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从事临床工作5年之后就是业务骨干了,10年之后就可能是专家了。而一个中医院校的中医本科毕业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年之后,无论是业务能力、工作量,还是业务收入大多不及同期毕业的西医,10年之后也难以成名成家。这里面有中医院校本身的教育质量问题,而更多的是中医这门学科在客观上就有成材周期长的特点。加之,现在有很多中医院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医院工作,在临床中都愿意用西医,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只能是“广种薄收”。

      学中医工作难找、待遇低

      据笔者了解,每年中医院校有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大部分改行从事非中医工作了,这里面既有中医就业岗位少的原因,也有从事中医工作待遇低的原因。另外,中医学徒出师后,由于政策的限制,很难考取和获得中医执业医师证,不能顺利解决就业问题。这样就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学习中医、不愿当中医学徒。有几位名老中医曾对笔者说,过去是学徒求老师教,现在是老师找学徒学,学徒还不好招。

      对策建议

      对中医院校教育实行特殊政策

      中医院校教育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途径,笔者建议对中医院校实行“四特”政策:

      一是特殊的招生方法:授予中医院校自主招生权,部分学生不参加统一的中考、高考。让中医院校选择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热爱中医、立志献身于中医事业、能吃苦耐劳的初、高中毕业生来校学习。

      二是特殊的保障措施:对中医院校学生实行入校签协议、毕业后定向就业的措施,在校期间其生活费、学习费用等由国家财政完全供给,像军校学生的待遇一样。

      三是特殊的教学方法:首先,应改善中医院校教师队伍现状,吸收一些在临床上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来校任教,以改变目前中医院校教师队伍在理论上是“巨人”,在实践上是“矮子”的窘境。采取“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多循环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学好中医经典著作,以突出中医特色为重点;适当兼学现代医学,学制可适当延长。

      四是特殊的就业措施:学员在学习期间,享受了国家的特殊政策照顾,毕业后必须予以回报,必须为中医事业的传承贡献力量。中医院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应被安排到指定的中医临床或教学、科研岗位上从事中医工作至少10年以上。期间,其工资、福利、住房分配等享受全供给全保障(当然要有考核业绩的办法来配套)。

      实行“四特”政策后,中医院校的招生规模应适当控制,确保培养的中医学员能成材,改变“广种薄收”为“保栽保活”,减少招生数,提高成材率。当然,国家财政也要保证中医院校的各项支出资金,中医院校不能搞经济创收,只能以培养合格的中医师、中药师为目标和重点。

      优惠政策保障中医师带徒工作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虽然在2006年就出台了中医带学徒的管理办法,允许中医人员带学徒,但缺乏鼓励和保障措施;加之很多基层卫生行政部门不重落实,效果不佳。笔者建议国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鼓励和保障中医药人员带学徒。

      如符合带徒条件的中医药老师,必须要求带1~2名学徒,学徒与老师签有带教协议并到县以上公证处公证后报当地县区卫生局备案。在3年(最好5年)的带教期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由当地县卫生局或中医学会每年负责组织一次考核,在出师时按国家的规定进行出师考试,合格者颁发中医学徒出师证。

      笔者还建议:一是在带教期内,国家应按月给带教老师发放适当的教学补助,给学员发放基本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这样使老师和学员都有了费用上的保证,才能使老师安心地教学、学员安心地学习。

      二是放宽出师中医的准入。对出师考试合格的中医学员,在报考执业医师时应给予特殊照顾,放宽执业的准入,能让他们执业。

      三是对出师中医实行中医执业补助,在独立执业的头10年内,国家应给出师中医执业补贴或津贴,每人每月发放一定的中医执业津贴,以弥补经济上的困难。不论是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还是个体诊所中执业的出师中医,都应一视同仁,享受国家的中医执业津贴。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社会青年愿意学习中医、愿意干中医。

      发展民营中医机构和民间医药

      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民间医药发展史,在现阶段中医药后继乏人乏术和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下,鼓励多办民营的中医医疗机构,特别是应鼓励多办投资少、规模小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让其遍布城市街道和乡村。一是有利于方便老百姓享受费用低廉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二是有利于中医院校毕业生和学徒出师的中医药人员就业,一举两得,这也是传承中医和发展中医的需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