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中药养生应讲求科学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余文海 时间:2012-03-22 08:42:00
  • 核心提示:  谈到养生保健,人们就会想到中药进补。一般说来,药补应按照中医药学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这样才能发挥中药的作用。但很多人采用中药保健时随意性大,用与不用、用多用少、何时使用

      谈到养生保健,人们就会想到中药进补。一般说来,药补应按照中医药学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这样才能发挥中药的作用。但很多人采用中药保健时随意性大,用与不用、用多用少、何时使用、用多长时间、怎样使用都没有定数,这样会对健康不利。古代就有“人参杀人无怨”的事例。这就是说,非中医药学专业人员使用中药进行养生保健,切不可盲目,必须预先咨询一下中医药学专业人员方可酌情应用。

      近年来,社会上养生保健中药炒作得沸沸扬扬,一些原本因资源稀缺而变得“名贵”的药材,其售价被炒到了令人咋舌的“天价”。究其原因,某些心术不正的药商炒作是罪魁祸首。他们夸大某些中药的养生保健作用,甚至用一些伪造的虚假事例在媒体上大肆宣扬“中药养生保健”的作用和好处,以达到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鉴于此,笔者奉劝那些热衷于用中药养生保健的人们,应当理性地看待中药的养生保健作用,不要盲目购买、食用中药,更不要着迷于某些药物。

      任何药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所谓“是药三分毒”就是这个道理。这里所说的“毒”,一是指药物的毒性,二是指过量或不当使用药物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因此,购买和使用中药养生保健,应当谨慎。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