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发展农村中医 基层管理要给力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梅松政 时间:2012-02-23 09:46:00
  • 核心提示:  据笔者了解,有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没有设立中医股或者设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真正的中医管理和发展职能,使当地中医事业处于“自行发展,好坏自己做主”的局面。毕竟,一个行业没有组织者、管理者,单靠行业人员

      据笔者了解,有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没有设立中医股或者设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真正的中医管理和发展职能,使当地中医事业处于“自行发展,好坏自己做主”的局面。毕竟,一个行业没有组织者、管理者,单靠行业人员个体自行发展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行业发展的命运,也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保障,更与我国医改成败息息相关。历来,无论是老百姓看重的医疗方法还是“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验方,都为百姓的保健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农村中医药事业始终处于医疗发展的的“底层”,发展缓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逐渐加强对中医药的扶持,比如去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制定的《农村中医药工作指南》就给农村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不管是管理、执业、经费,还是发展模式等都规划出了很好的蓝图。可是这些政策、措施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需要管理者的推进和落实。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甘肃省农村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积极开展“乡村名中医”评选、定向培养农村中医药人才,提高农村中医药人员终生学习、献身中医药事业的积极性,正确引导更多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人员进入中医药行业。有这样的成绩,来源于管理者的积极性、先进性、敏感性和甘于付出的精神。甘肃省卫生厅的刘维忠厅长以身作则,重视中医药发展,为中医药行业解难,为老百姓解惑,为管理者解谜。这就是典型的领导效应。

      笔者认为,中医药服务在农村大有可为,应该承担“主流”医学的作用才对,这就需要管理者具有实干精神。所以,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率先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和激励农村中医药人员建设中医药事业的积极性,让每个中医药人员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