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国医堂”完善服务体系 天津市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先导,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强化中医药在社区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其中“国医堂”是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的集中体现。 “国医堂”是中医诊室集中、突出中医药特色、体现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注重养生保健知识宣传,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诊疗服务区域。在“国医堂”坐诊的中医医师实行全科一站式接诊方式,即一名中医医师,既能开中医处方,又能根据患者病情,开展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敷等多种中医药治疗,使患者得到便捷的服务,体验到中医药综合的、特色的疗效。 市财政大力支持“国医堂”建设,设立了专项经费,两年来已投入450万元。现已形成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医学中心,以第二附属医院、南开医院、中医药研究院为区域医疗中心,以区县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国医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国医堂”成为服务新阵地 “国医堂”的创建,与中医专业机构形成互补,特别是其“简、便、验、廉”的特色,对慢性病、老年病和保健养生的良好疗效,被百姓信赖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深受老百姓欢迎,拓展了中医服务阵地。 目前,全市76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有“国医堂”,乡镇卫生院建有47个“国医堂”,到2013年全市所有涉农区县卫生院将全部建成“国医堂”。截至目前,全市“国医堂”患者次均费用由年初的149.13元,下降到99.38元。社区医院中医药处方占总处方的51%,中医门诊比例超过30%,实现了医患双赢,特别是城乡居民中医药知晓率、满意率在90%以上。 “国医堂”还成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中药阵地。通过“国医堂”内的各种中医药知识特色宣传和举办中医药养生讲座等,宣传了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增强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强化社区居民中医药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意识,进一步拓宽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面,成为普通百姓获取中医药知识主渠道之一,对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规范推进“国医堂”建设,天津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对新录用的中医专业毕业生实行了为期两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对现岗中医类别医师开展了500学时的转岗培训。为解决“国医堂”中医专家缺乏的现状,天津还制订了《中医人才扎根工程实施方案》,由二级以上各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单位、各区县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老师和符合条件的副高以上退休中医师,到“国医堂”应聘,以师带徒的形式对基层中医师进行临床带教,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 |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